中国不同汇率管理机制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8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二、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三、现实意义 | 第12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第三节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6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五节、创新点及不足 | 第17-18页 |
一、创新点 | 第17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整体分析 | 第18-32页 |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理论分析 | 第18-20页 |
一、市场经济下的汇率传导机制 | 第18-19页 |
二、我国当前汇率制度下的汇率传导机制 | 第19-20页 |
第二节 钉住美元阶段的货币政策 | 第20-27页 |
一、1994年至2005年的汇率管理机制 | 第20-21页 |
二、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 | 第21-24页 |
三、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理论分析 | 第24-27页 |
第三节 管理浮动汇率阶段的货币政策 | 第27-32页 |
一、2005年至2014年的汇率管理机制 | 第27-28页 |
二、货币政策实施情况 | 第28-30页 |
三、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理论解释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不同汇率管制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比研究 | 第32-44页 |
第一节 货币政策操作的对比研究 | 第32-37页 |
一、货币政策操作工具角度 | 第32-34页 |
二、货币政策目标角度 | 第34-37页 |
第二节 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对比 | 第37-44页 |
一、经济波动角度 | 第37-39页 |
二、国际收支角度 | 第39-40页 |
三、从三元悖论角度的对比分析 | 第40-44页 |
第四章 模型检验 | 第44-48页 |
第一节 变量的选取和说明 | 第44页 |
第二节 分析过程 | 第44-48页 |
一、汇率与M1、CPI间的ADF检验 | 第44-45页 |
二、对M1与CPI进行协整分析 | 第45页 |
三、对M1和CPI做回归分析 | 第45-46页 |
四、E与CPI的关系分析 | 第46-4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政策建议 | 第48-53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48-50页 |
一、货币政策在管理浮动汇率机制下更为有效 | 第48页 |
二、管理浮动下的汇率有利于货币政策的实施 | 第48-49页 |
三、汇改促进了国际收支平衡 | 第49页 |
四、汇改后有利于币值的稳定 | 第49页 |
五、管理浮动汇率有利于产出效应 | 第49-50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50-53页 |
一、央行应减少对汇率中间价的干预 | 第50页 |
二、缓解目前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 第50-51页 |
三、人民币国际化应与汇率改革进程同步 | 第51-52页 |
四、提高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 | 第52页 |
五、进一步改善货币政策的时滞 | 第52页 |
六、建立动态监测机制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