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聚合类树脂及塑料论文--聚烯烃类及塑料论文

在线熔体强度仪设计和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引言第8-9页
1 文献综述第9-26页
    1.1 聚丙烯和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第9-11页
    1.2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结构与性能第11-13页
        1.2.1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结构第11页
        1.2.2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熔体强度及抗熔垂性第11-12页
        1.2.3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力学性能第12-13页
        1.2.4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应变硬化效应第13页
    1.3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制备方法第13-20页
        1.3.1 共混法制备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第14页
        1.3.2 聚合法制备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第14-16页
        1.3.3 交联法制备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第16-20页
    1.4 熔体强度的测试方法第20-22页
        1.4.1 直接法测量熔体强度第20-21页
        1.4.2 间接法测量熔体强度第21-22页
    1.5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应用领域第22-24页
        1.5.1 发泡材料第22-23页
        1.5.2 热成型加工第23页
        1.5.3 挤出涂布第23-24页
        1.5.4 吹塑薄膜第24页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及创新点第24-26页
2 实验部分第26-32页
    2.1 原料和试剂第26页
    2.2 仪器和设备第26-27页
    2.3 母料和预混料的制备第27-28页
    2.4 反应挤出制备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第28页
    2.5 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第28页
    2.6 熔体强度(MS)的计算第28-29页
    2.7 熔垂值的测定第29页
    2.8 在线熔体强度仪测定挤出产物熔体力第29页
    2.9 红外光谱分析第29页
    2.10 凝胶含量的测定第29页
    2.11 DSC谱图分析第29-30页
    2.12 广角X射线分析第30页
    2.13 维卡软化点的测定第30页
    2.14 注塑制样第30-31页
    2.15 产物力学性能测试第31-32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2-67页
    3.1 在线熔体强度仪的设计制造第32-42页
        3.1.1 设计构想和要求第32页
        3.1.2 可移动底座、立柱和中间电子天平位置第32-33页
        3.1.3 内部电路的安装和电子天平的选择第33-34页
        3.1.4 熔体强度仪的力传动系统第34-37页
        3.1.5 滚轮在测试中的位置固定第37-38页
        3.1.6 滚轮及各传动部件的受力分析及解决方案第38-39页
        3.1.7 熔体强度测量仪的组装、实物照片第39-40页
        3.1.8 在线熔体强度仪的整体运行调试第40-42页
    3.2 移动排风机的设计制造第42-47页
        3.2.1 总体设计构想和要达到的目标第42页
        3.2.2 底座和风机固定板第42-43页
        3.2.3 上部排气管道系统的设计制造第43-44页
        3.2.4 支架系统和上部排气组件的固定第44页
        3.2.5 排风气泵的选择及性能参数第44-45页
        3.2.6 移动式排风机照片和仪器的整体调试第45-46页
        3.2.7 移动式排风机长时间运行试验及其改进第46-47页
    3.3 使用在线熔体强度仪测量熔体强度的研究第47-51页
        3.3.1 在线熔体强度仪的安装位置第47-48页
        3.3.2 测量出的熔体强度力值随挤出时间的变化第48-49页
        3.3.3 样条牵引速度对熔体力值的影响第49-51页
    3.4 挤出工艺参数对反应物熔体强度的影响第51-53页
        3.4.1 挤出机螺筒温度第51-52页
        3.4.2 螺杆转速第52页
        3.4.3 预混料配置方法第52-53页
    3.5 使用不同种类的挤出机制备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第53-55页
        3.5.1 使用单螺杆挤出机第53-54页
        3.5.2 使用反应挤出机第54-55页
    3.6 交联剂和引发剂的选择第55-59页
        3.6.1 交联剂的种类第55-56页
        3.6.2 交联剂的用量第56-57页
        3.6.3 引发剂的种类第57-59页
        3.6.4 配方的优化第59页
    3.7 产物的凝胶含量测定和挤出反应机理第59-62页
        3.7.1 挤出反应产物凝胶含量测定第59-60页
        3.7.2 配方对产物凝胶含量的影响第60-61页
        3.7.3 挤出反应机理第61-62页
    3.8 挤出反应产物的表征第62-65页
        3.8.1 红外光谱第62-63页
        3.8.2 DSC谱图分析第63-64页
        3.8.3 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第64-65页
        3.8.4 维卡软化点第65页
    3.9 反应挤出产物的力学性能第65-67页
        3.9.1 应力-应变性能第65-66页
        3.9.2 简支梁冲击性能第66-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2-73页
致谢第73-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热塑性互穿网络聚苯并咪唑阴离子交换膜研究
下一篇:功能性Ziegler-Natta催化剂的设计及其在β晶型聚丙烯制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