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7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3 吸收式制冷 | 第11-13页 |
1.3.1 吸收式制冷的基本原理 | 第11-12页 |
1.3.2 吸收式制冷机的特点 | 第12页 |
1.3.3 吸收式制冷相关研究方向 | 第12-13页 |
1.4 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添加剂强化吸收的机理分析 | 第13-15页 |
1.4.1 Marangoni对流 | 第13-14页 |
1.4.2 几种典型的理论模型 | 第14-15页 |
1.5 添加剂和纳米粒子强化吸收特性研究现状 | 第15-25页 |
1.5.1 表面张力实验研究 | 第15-19页 |
1.5.1.1 添加剂及纳米粒子对溴化锂水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 第15-18页 |
1.5.1.2 添加剂对氨水表面张力的影响 | 第18-19页 |
1.5.2 静态池实验研究 | 第19-21页 |
1.5.3 降膜实验研究 | 第21-23页 |
1.5.4 氨水鼓泡吸收实验 | 第23-25页 |
1.6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1.7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2章 表面张力及实验装置简介 | 第27-36页 |
2.1 表面张力 | 第27-31页 |
2.1.1 表面张力的概念 | 第27-28页 |
2.1.2 影响液体表面张力的因素 | 第28页 |
2.1.3 几种常见的表面张力测量方法 | 第28-31页 |
2.2 全自动表面张力仪 | 第31-34页 |
2.2.1 表面张力仪结构及主要测量步骤 | 第31-33页 |
2.2.2 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 第33页 |
2.2.3 测量方法及测量结果准确性的验证 | 第33-34页 |
2.2.4 可能影响实验数据准确性的因素 | 第3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不同添加剂下吸收工质的表面张力实验 | 第36-52页 |
3.1 添加剂和纳米粒子单独添加时表面张力实验 | 第36-43页 |
3.1.1 添加醇类添加剂的表面张力实验 | 第36-37页 |
3.1.2 添加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实验 | 第37-39页 |
3.1.3 添加高聚物的表面张力实验 | 第39-41页 |
3.1.4 添加纳米粒子的表面张力实验 | 第41-43页 |
3.2 添加剂和纳米粒子混合添加的表面张力实验 | 第43-48页 |
3.2.1 混合添加时溴化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 第43-46页 |
3.2.2 混合添加时氨水的表面张力 | 第46-48页 |
3.3 温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实验 | 第48-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表面张力对传质过程影响的分析 | 第52-65页 |
4.1 相际间对流传质模型的发展 | 第52-53页 |
4.1.1 薄膜理论 | 第52-53页 |
4.1.2 渗透理论 | 第53页 |
4.1.3 表面更新理论 | 第53页 |
4.2 对流传质过程的相关准则数 | 第53-54页 |
4.3 表面张力对传质过程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54-56页 |
4.4 表面张力与传质系数关系的分析 | 第56-63页 |
4.4.1 传质系数随表面张力的变化 | 第58-61页 |
4.4.2 传质系数随添加剂或TiO2浓度的变化 | 第61-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