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农村旅游经济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研究--以平凉市崆峒区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本次研究主要创新点第14-15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5-21页
    2.1 农村旅游的概念与特点第15-16页
        2.1.1 农村旅游的概念第15-16页
        2.1.2 我国农村旅游的特点第16页
    2.2 新型城镇化的定义与特征第16-17页
        2.2.1 新型城镇化的相关定义第16-17页
        2.2.2 新型城镇化的特征第17页
    2.3 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第17-19页
        2.3.1 人口结构指标第18页
        2.3.2 经济发展指标第18页
        2.3.3 城镇建设指标第18页
        2.3.4 社会发展指标第18-19页
    2.4 农村旅游经济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的相关理论第19-21页
        2.4.1 产业集群理论第19页
        2.4.2 增长极理论第19-20页
        2.4.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0-21页
第三章 我国农村旅游经济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第21-28页
    3.1 我国农村旅游经济的现状与问题第21-23页
        3.1.1 我国农村旅游的主要模式第21-22页
        3.1.2 农村旅游经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第22-23页
        3.1.3 我国农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几点问题第23页
    3.2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第23-26页
        3.2.1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第23-24页
        3.2.2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第24-25页
        3.2.3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第25-26页
    3.3 我国农村旅游经济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分析第26-28页
        3.3.1 农村旅游经济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第26页
        3.3.2 农村旅游经济对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作用模式分析第26-27页
        3.3.3 农村旅游经济推动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第27-28页
第四章 农村旅游经济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以平凉市崆峒区为例第28-38页
    4.1 平凉市崆峒区发展概况第28-29页
    4.2 崆峒区农村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第29-31页
        4.2.1 崆峒区农村旅游业发展现状第29-30页
        4.2.2 崆峒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第30-31页
    4.3 问卷结果及数据来源第31-32页
        4.3.1 问卷设计与调查第31页
        4.3.2 受访人员基本情况第31-32页
    4.4 崆峒区农村旅游经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制分析第32-34页
        4.4.1 农村旅游业推动了城镇体系的完善第32-33页
        4.4.2 农村旅游业加快了崆峒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第33页
        4.4.3 农村旅游经济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经济支持第33页
        4.4.4 农村旅游经济带动了居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第33页
        4.4.5 农村旅游产业链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第33页
        4.4.6 农村旅游产业带动了居住环境的不断优化第33-34页
    4.5 崆峒区农村旅游经济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负面效应分析第34-37页
    4.6 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农村旅游经济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第38-43页
    5.1 采用科学的农村旅游产品营销策略第38页
    5.2 利用集聚效应加快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第38-39页
    5.3 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第39-40页
    5.4 保证农村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第40-41页
    5.5 多个产业相结合,共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第41-4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3-45页
    6.1 研究结论第43-44页
    6.2 研究展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附录第48-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保利地产财务控制流程优化研究
下一篇:中国城镇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关联性的时空演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