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恢复全息法天线面形测量技术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2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2 相位恢复全息测量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介绍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相位恢复全息法测量原理 | 第12-19页 |
2.1 电磁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2.2 相位形变几何关系 | 第16-19页 |
第三章 Misell相位恢复全息法数值仿真 | 第19-38页 |
3.1 Misell相位恢复算法 | 第19-20页 |
3.2 天线参数 | 第20-21页 |
3.3 Misell相位恢复算法仿真模型 | 第21-26页 |
3.3.1 口径场模型 | 第22-23页 |
3.3.2 相位形变关系模型 | 第23-24页 |
3.3.3 远场辐射方向图数据模型 | 第24-26页 |
3.4 Misell算法数值仿真 | 第26-34页 |
3.4.1 标准远场数据模型 | 第26-28页 |
3.4.2 扩展远场方向图 | 第28-30页 |
3.4.3 标准口径场数据 | 第30-32页 |
3.4.4 离焦因子模型 | 第32-34页 |
3.5 Misell相位恢复算法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34-38页 |
第四章 主动面相位恢复方法 | 第38-49页 |
4.1 主动面相位恢复方法原理 | 第38-41页 |
4.2 远场仿真模型 | 第41-44页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