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线行波管反射振荡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 ·行波管概述 | 第8-10页 |
| ·行波管的基本结构 | 第8-9页 |
| ·行波管的发展历史 | 第9-10页 |
| ·螺旋线慢波结构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10-14页 |
| ·螺旋线慢波结构的物理模型 | 第11-12页 |
| ·注波互作用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线性注波互作用 | 第12-14页 |
| ·非线性注波互作用 | 第14页 |
| ·螺旋线行波管中反射振荡的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 ·抑制反射振荡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 ·反射振荡的产生原理 | 第15页 |
| ·抑制反射振荡的方法 | 第15-16页 |
| ·微波网络介绍 | 第16-17页 |
| ·学位论文的工作与贡献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反射振荡的物理模型 | 第19-30页 |
| ·引言 | 第19页 |
| ·物理模型 | 第19-26页 |
| ·场方程 | 第19-24页 |
| ·运动方程 | 第24-26页 |
| ·空间电荷场 | 第26-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切断处的物理模型 | 第30-39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散射矩阵模型 | 第30-32页 |
| ·互易散射矩阵的性质 | 第32-34页 |
| ·无耗散射矩阵的性质 | 第34-35页 |
| ·切断处的模型 | 第35-37页 |
| ·初值条件 | 第37页 |
| ·小结 | 第37-39页 |
| 第四章 反射振荡的数值计算 | 第39-49页 |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39页 |
| ·程序流程图 | 第39-40页 |
| ·反射振荡模拟 | 第40-47页 |
| ·轴向功率模拟 | 第42-44页 |
| ·反射系数对增益的影响 | 第44-45页 |
| ·集中衰减器、输入功率对增益的影响 | 第45-46页 |
| ·互作用长度对增益的影响 | 第46-47页 |
| ·反射振荡研究 | 第47页 |
| ·结论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总结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