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冷却技术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1.3 火焰筒冷却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1.4 火焰筒冷却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4-18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火焰筒壁面冷却结构流动传热的基本控制方程和求解过程 | 第19-25页 |
2.1 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 | 第19-22页 |
2.1.1 流体力学的连续性方程(CONTINUITY EQUATION) | 第19页 |
2.1.2 流体力学的动量方程(MOMENTUM CONSERVATION EQUATION) | 第19-20页 |
2.1.3 流体力学的能量方程(ENERGY CONSERVATION EQUATION) | 第20-21页 |
2.1.4 控制方程的通用变量方程形式 | 第21页 |
2.1.5 湍流模型 | 第21-22页 |
2.1.6 辐射模型 | 第22页 |
2.2 求解火焰筒壁面冷却问题的基本思想 | 第22-24页 |
2.3 有限容积法(FINITE VOLUME METHOD, FVM) | 第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火焰筒肋化壁面逆流气膜冷却结构计算模型验证 | 第25-30页 |
3.1 物理模型 | 第25-26页 |
3.2 网格划分 | 第26-27页 |
3.3 边界条件及计算方法 | 第27页 |
3.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27-29页 |
3.4.1 温度场分布特性 | 第27-28页 |
3.4.2 壁温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28-2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燃气轮机火焰筒肋化壁面逆流气膜冷却的数值计算 | 第30-42页 |
4.1 引言 | 第30-31页 |
4.2 肋化火焰筒冷却结构物理模型 | 第31-33页 |
4.2.1 计算模型网格划分 | 第32-33页 |
4.2.2 边界条件和计算方法 | 第33页 |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3-41页 |
4.3.1 速度场 | 第33-35页 |
4.3.2 温度场 | 第35-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吹风比对火焰筒肋化壁面逆流气膜冷却结构冷却率的影响 | 第42-47页 |
5.1 实验方法 | 第42页 |
5.2 壁温分布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2-4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