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随律动—论动态雕塑在公共空间创作中的探索与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7-9页 |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7页 |
| 1.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 1.3 论文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8页 |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8-9页 |
| 2 动态雕塑的特性 | 第9-13页 |
| 2.1 从动态美学的角度 | 第9-10页 |
| 2.2 从空间气氛营造的角度 | 第10-11页 |
| 2.3 从观者体验的角度 | 第11页 |
| 2.4 从局限性的角度 | 第11-13页 |
| 3 动态雕塑的动力实现 | 第13-16页 |
| 3.1 自然能源作为主要动力 | 第13-14页 |
| 3.2 人力传动作为主要动力 | 第14-15页 |
| 3.3 电能作为主要动力 | 第15-16页 |
| 4 动态雕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 | 第16-20页 |
| 4.1 美化城市公共空间 | 第16-18页 |
| 4.2 独特的人文情怀 | 第18-20页 |
| 5 如何使动态雕塑更好的在公共空间中创作 | 第20-26页 |
| 5.1 明确技术选择 | 第20-21页 |
| 5.2 运用自然之美 | 第21页 |
| 5.3 坚持与时俱进 | 第21-22页 |
| 5.4 追求人文情怀 | 第22-23页 |
| 5.5 结合自身创作 | 第23-26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26-27页 |
| 参考书目 | 第27-28页 |
| 致谢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