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1 概述 | 第13-18页 |
1.1 拐卖妇女儿童罪概述 | 第13-15页 |
1.1.1 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 | 第13页 |
1.1.2 拐卖妇女儿童罪法律规定 | 第13-15页 |
1.2 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危害 | 第15-16页 |
1.2.1 对国家形象的危害 | 第15页 |
1.2.2 对社会公共秩序的危害 | 第15页 |
1.2.3 对个人权益的危害 | 第15-16页 |
1.3 我国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对策的渊源 | 第16-18页 |
1.3.1“打拐” | 第16页 |
1.3.2“反拐” | 第16页 |
1.3.3“网上反拐” | 第16-18页 |
2 我国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现状 | 第18-26页 |
2.1 我国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基本状况 | 第18-20页 |
2.1.1 被拐卖儿童的基本状况 | 第18-19页 |
2.1.2 被拐卖妇女的基本状况 | 第19-20页 |
2.1.3 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现状 | 第20页 |
2.2 我国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特点 | 第20-24页 |
2.2.1 拐卖儿童犯罪的主要特点 | 第20-23页 |
2.2.2 拐卖妇女犯罪的主要特点 | 第23-24页 |
2.3 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成因分析 | 第24-26页 |
2.3.1 社会传统观念的桎梏 | 第24-25页 |
2.3.2 社会经济发展的失衡 | 第25页 |
2.3.3 犯罪暴利的引诱 | 第25-26页 |
2.3.4 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26页 |
3 从“打拐”到“网上反拐”的跨越 | 第26-34页 |
3.1“打拐”的不足之处 | 第27-29页 |
3.1.1 打击查处力量单薄 | 第27-28页 |
3.1.2 缺乏解救的后续工作 | 第28-29页 |
3.1.3 预防和减少犯罪环节缺失 | 第29页 |
3.2 网上反拐的内涵 | 第29-32页 |
3.2.1 推进信息化侦查手段运用 | 第30页 |
3.2.2 提升打击查处犯罪的力度 | 第30-31页 |
3.2.3 完善解救后的后续工作 | 第31-32页 |
3.2.4 健全预防犯罪的工作机制 | 第32页 |
3.3 网上反拐的优势 | 第32-34页 |
3.3.1 有利于强化反拐工作的系统性 | 第32-33页 |
3.3.2 有助于提升反拐工作的效益性 | 第33页 |
3.3.3 有益于增加反拐工作的科学性 | 第33-34页 |
4 我国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侦查难点及对策 | 第34-48页 |
4.1 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侦查难点 | 第34-37页 |
4.1.1 犯罪主体复杂化 | 第34-35页 |
4.1.2 犯罪对象多样化 | 第35-36页 |
4.1.3 解救工作阻力大 | 第36页 |
4.1.4 犯罪活动跨地域性 | 第36-37页 |
4.1.5 作案手段隐蔽性 | 第37页 |
4.2 接报警后,快速反应,紧急处置 | 第37-39页 |
4.2.1 接报警后,及时展开现场询问 | 第37-38页 |
4.2.2 快速反应,紧急处置 | 第38-39页 |
4.2.3 视频排查与走访群众相结合,顺线追踪 | 第39页 |
4.3 利用网络信息深入串并分析 | 第39-40页 |
4.3.1 收集网络信息,综合分析案件 | 第39-40页 |
4.3.2 串并案件,联合作战 | 第40页 |
4.4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查获犯罪嫌疑人和被拐妇女儿童的下落 | 第40-43页 |
4.4.1 网上摸底排队 | 第41页 |
4.4.2 视频侦查 | 第41-42页 |
4.4.3 情报研判 | 第42页 |
4.4.4 定位追踪 | 第42页 |
4.4.5 发布网络悬赏通报 | 第42-43页 |
4.5 通过侦查协作,精心组织、策划解救工作 | 第43-44页 |
4.5.1 公安机关内部协作 | 第43-44页 |
4.5.2 公安系统与外部协作 | 第44页 |
4.6 支持配合解救后的安置工作 | 第44-45页 |
4.6.1 拓宽儿童合法收养渠道 | 第44页 |
4.6.2 保障被拐妇女儿童身心健康 | 第44-45页 |
4.6.3 联络专门反拐基金会 | 第45页 |
4.6.4 加强宣传教育 | 第45页 |
4.7 侦查信息化建设 | 第45-48页 |
4.7.1 网上数据库建设及应用 | 第46-47页 |
4.7.2 跨区域办案协作平台建设 | 第47-48页 |
5 我国网上反拐力量的整合 | 第48-52页 |
5.1 建立专业网络反拐平台 | 第48-50页 |
5.1.1 公安部门紧急信息发布平台 | 第48-49页 |
5.1.2“微博”、“微信”平台 | 第49-50页 |
5.1.3 其他民间反拐平台 | 第50页 |
5.2 社会反拐力量整合 | 第50-52页 |
5.2.1 完善部门官网平台 | 第50-51页 |
5.2.2 规范互联网发布信息 | 第51页 |
5.2.3 强化远程平台干预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