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理由 | 第10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2-13页 |
1.4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6 论文创新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5-19页 |
2.1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本概念 | 第15-16页 |
2.1.1 社会治安 | 第15页 |
2.1.2 防控 | 第15-16页 |
2.1.3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第16页 |
2.2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2.1 公共安全理论 | 第16-17页 |
2.2.2 环境预防理论 | 第17-18页 |
2.2.3 社会控制理论 | 第18-19页 |
第三章济阳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状 | 第19-24页 |
3.1 规范体系 | 第19页 |
3.2 组织体系 | 第19-20页 |
3.3 执行体系 | 第20-24页 |
3.3.1 执行主体 | 第20-21页 |
3.3.2 执行措施 | 第21-22页 |
3.3.3 构建分布广泛的治安防控网络 | 第22-24页 |
第四章 济阳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 | 第24-28页 |
4.1 思想理念与治安形势发展不相适应 | 第24页 |
4.2 党政部门组织协调工作不足 | 第24页 |
4.3 工作机制不健全 | 第24-25页 |
4.3.1 静态巡逻防控不能满足治安形势需要 | 第24-25页 |
4.3.2 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 第25页 |
4.3.3 治安信息信息预警和处置能力不足 | 第25页 |
4.4 治安防控网络有漏洞 | 第25-28页 |
4.4.1 治安防控科技化水平低 | 第25-26页 |
4.4.2 社区管控力量缺乏 | 第26页 |
4.4.3 行业场所和重点单位管理存在治安盲点 | 第26-28页 |
第五章 国内外其他地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 第28-35页 |
5.1 国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经验借鉴 | 第28-31页 |
5.2 国内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经验借鉴 | 第31-35页 |
第六章 完善济阳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对策 | 第35-42页 |
6.1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规范体系建设 | 第35页 |
6.2 建立党政领导下各部门协调的工作格局 | 第35-36页 |
6.3 完善工作机制 | 第36-38页 |
6.3.1 开展动态联动巡逻防控 | 第36-37页 |
6.3.2 建立规范化的社会参与力量 | 第37页 |
6.3.3 突出治安信息预警导向和实战应用 | 第37-38页 |
6.3.4 建立高效的打击犯罪机制 | 第38页 |
6.4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 第38-42页 |
6.4.1 构建资源广泛整合利用的科技化网络 | 第38-39页 |
6.4.2 加强社区防控网建设 | 第39页 |
6.4.3 开展以重点单位场所为首的“三区三圈”治安提升行动 | 第39-40页 |
6.4.4 实行行业分层次管理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