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剩余定理的库外加密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图索引 | 第10-12页 |
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本文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第17-19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3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2章 数据库系统安全分析 | 第19-26页 |
2.1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需求 | 第19页 |
2.2 目前数据库系统采用的安全措施 | 第19-23页 |
2.2.1 用户标识和身份认证 | 第20-21页 |
2.2.2 访问控制策略 | 第21-22页 |
2.2.3 审计和跟踪 | 第22-23页 |
2.3 数据库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 | 第23-26页 |
第3章 数据库加密实现的关键问题 | 第26-33页 |
3.1 数据库加密的要求 | 第26页 |
3.2 数据库加密的粒度 | 第26-29页 |
3.2.1 文件级加密 | 第26-27页 |
3.2.2 表级加密 | 第27页 |
3.2.3 字段级加密 | 第27-28页 |
3.2.4 记录级加密 | 第28页 |
3.2.5 数据元素级加密 | 第28-29页 |
3.3 数据库加密的实现方式 | 第29-31页 |
3.3.1 库内加密 | 第29-30页 |
3.3.2 库外加密 | 第30-31页 |
3.4 加密算法的选择 | 第31页 |
3.5 密文数据的存储 | 第31-33页 |
第4章 一种改进的数据库加密方法 | 第33-44页 |
4.1 中国剩余定理及其在数据库安全中的应用 | 第33-37页 |
4.1.1 中国剩余定理的发展 | 第33页 |
4.1.2 中国剩余定理在数据库安全中的应用 | 第33-37页 |
4.2 基于中国剩余定理的改进型数据库加密方法 | 第37-39页 |
4.2.1 加解密算法描述 | 第37-38页 |
4.2.2 密钥的生成 | 第38-39页 |
4.3 算法的安全性分析 | 第39-42页 |
4.3.1 已知明文攻击的分析 | 第39-41页 |
4.3.2 合谋攻击的分析 | 第41-42页 |
4.4 密文查询策略 | 第42-44页 |
第5章 基于库外加密的密文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4-67页 |
5.1 密文数据库系统的设计 | 第44-54页 |
5.1.1 设计目标 | 第44页 |
5.1.2 系统结构 | 第44-46页 |
5.1.3 各模块设计 | 第46-53页 |
5.1.4 SQL语句扩展 | 第53-54页 |
5.2 密文数据库系统的实现 | 第54-60页 |
5.2.1 系统开发环境 | 第54-55页 |
5.2.2 系统实现要点 | 第55-56页 |
5.2.3 系统界面 | 第56-59页 |
5.2.4 系统对外接口 | 第59-60页 |
5.3 系统功能和性能测试 | 第60-67页 |
5.3.1 系统功能验证 | 第60-64页 |
5.3.2 系统性能测试 | 第64-6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总结 | 第67-68页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