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视频编解码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码率控制研究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1.4 视频编解码的硬件实现概述 | 第16-17页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6 论文研究中的难点和创新点 | 第18页 |
1.7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码率控制原理及现有码率控制算法比较分析 | 第20-38页 |
2.1 引言 | 第20-21页 |
2.2 经典码率控制方法 | 第21-24页 |
2.2.1 TM5模型 | 第21-22页 |
2.2.2 TMN8模型 | 第22-23页 |
2.2.3 VM8模型 | 第23-24页 |
2.3 H.264中典型码率控制方法 | 第24-34页 |
2.3.1 JVT-D030提案中的码率控制算法 | 第24-26页 |
2.3.2 JVT-F086提案中的码率控制算法 | 第26-27页 |
2.3.3 JVT-G012提案中的码率控制算法 | 第27-32页 |
2.3.4 JVT-0016提案中的码率控制算法 | 第32-34页 |
2.4 适用于H.264的其他码率控制方法 | 第34-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基于跳帧策略的码率控制算法 | 第38-53页 |
3.2 基于跳帧策略的码率控制算法总体思想 | 第38页 |
3.3 现有的插帧算法分析研究 | 第38-40页 |
3.4 改进的基于全局运动向量的双向运动补偿插帧算法-GBMCI | 第40-47页 |
3.4.1 全局运动向量的计算 | 第41-42页 |
3.4.2 带有全局运动向量的运动估计 | 第42页 |
3.4.3 对运动向量进行小范围修正 | 第42-43页 |
3.4.4 用箱线法确定运动向量中的异常值 | 第43-46页 |
3.4.5 对运动向量中的异常值进行修正 | 第46-47页 |
3.5 实验结论 | 第47-5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H.264算法在TMS320DM642上的实现与优化 | 第53-75页 |
4.1 TMS320DM642的芯片硬件结构 | 第53-54页 |
4.2 H.264编码器硬件开发平台 | 第54-58页 |
4.3 H.264算法在TMS320DM642上的软件实现及优化 | 第58-74页 |
4.3.1 利用DSP/BIOS实现多任务优化 | 第58-59页 |
4.3.2 H.264编码器的算法级优化 | 第59-67页 |
4.3.3 数据传输和内存分配策略 | 第67页 |
4.3.4 H.264编码器的C语言级优化及汇编优化 | 第67-74页 |
4.4 实验结论 | 第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后续应开展的工作及建议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2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2-83页 |
附件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