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29页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铁磁谐振基本原理 | 第13-15页 |
1.3 铁磁谐振过电压特性及分类识别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3.1 周期铁磁谐振过电压特性分析及识别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2 非周期铁磁谐振过电压特性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4 铁磁谐振抑制方法研究现状 | 第20-27页 |
1.4.1 铁磁谐振预防措施研究 | 第20-21页 |
1.4.2 传统铁磁谐振抑制方法 | 第21-22页 |
1.4.3 改进型铁磁谐振抑制方法 | 第22-24页 |
1.4.4 铁磁谐振新型抑制方法 | 第24-27页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2 电力系统铁磁谐振模型及其动力学基本特征分析 | 第29-41页 |
2.1 引言 | 第29页 |
2.2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铁磁谐振模型 | 第29-32页 |
2.3 电力系统铁磁谐振动力学基本特征分析 | 第32-39页 |
2.3.1 铁磁谐振计算及分析算法 | 第32-35页 |
2.3.2 铁磁谐振模型的求解及其动力学基本特征分析 | 第35-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3 铁磁谐振过电压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与非线性特性分析 | 第41-73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相空间重构 | 第41-49页 |
3.2.1 相空间重构的主要方法 | 第43-49页 |
3.3 基于铁磁谐振过电压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 | 第49-56页 |
3.3.1 最佳延迟时间的确定 | 第50-52页 |
3.3.2 最佳嵌入维的确定 | 第52-55页 |
3.3.3 基于铁磁谐振过电压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 | 第55-56页 |
3.4 重构吸引子平均灰度 | 第56-60页 |
3.4.1 二维重构吸引子图标准化 | 第57-58页 |
3.4.2 平均灰度值(AGV)计算 | 第58-60页 |
3.5 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LLE) | 第60-64页 |
3.6 铁磁谐振完整识别系统建立 | 第64-65页 |
3.7 实际应用 | 第65-71页 |
3.7.1 数据预处理 | 第65-68页 |
3.7.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8-71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4 基于铁磁谐振过电压时间序列的柔性抑制方法研究 | 第73-99页 |
4.1 引言 | 第73页 |
4.2 基于时间序列的铁磁谐振过电压抑制 | 第73-78页 |
4.2.1 铁磁谐振过电压时间序列建模 | 第73-75页 |
4.2.2 基于铁磁谐振过电压时间序列的控制 | 第75-78页 |
4.3 铁磁谐振过电压抑制机理 | 第78-84页 |
4.3.1 基于向量图的抑制机理分析 | 第78-82页 |
4.3.2 基于谐波平衡法的抑制机理分析 | 第82-84页 |
4.4 仿真研究 | 第84-97页 |
4.4.1 柔性抑制方法 | 第84-86页 |
4.4.2 仿真模型搭建 | 第86-88页 |
4.4.3 仿真结果 | 第88-97页 |
4.5 抑制模块关键参数的影响分析 | 第97-98页 |
4.5.1 阻尼电阻 | 第97-98页 |
4.5.2 投入占空比 | 第9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5 铁磁谐振过电压柔性抑制试验研究 | 第99-113页 |
5.1 引言 | 第99页 |
5.2 试验平台搭建及参数设置 | 第99-100页 |
5.3 不同类型铁磁谐振过电压试验研究 | 第100-101页 |
5.4 抑制模块关键参数的影响分析 | 第101-104页 |
5.4.1 阻尼电阻 | 第101-102页 |
5.4.2 投入占空比 | 第102-104页 |
5.5 铁磁谐振过电压抑制试验与分析 | 第104-111页 |
5.5.1 铁磁谐振过电压抑制试验 | 第104-107页 |
5.5.2 试验与仿真对比分析 | 第107页 |
5.5.3 与传统抑制方法对比分析 | 第107-109页 |
5.5.4 谐波分析 | 第109-11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13-115页 |
6.1 结论 | 第113-114页 |
6.2 展望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7页 |
附录 | 第127-128页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7-128页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