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8页 |
·引言 | 第15页 |
·植物中白藜芦醇的发现及分布 | 第15-16页 |
·白藜芦醇的生物活性 | 第16-18页 |
·抗癌作用 | 第16-17页 |
·对炎症调节作用 | 第17页 |
·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 第17页 |
·抗氧化作用 | 第17-18页 |
·植物雌激素作用 | 第18页 |
·参与信号转导调节 | 第18页 |
·白藜芦醇生物合成途径 | 第18-20页 |
·白藜芦醇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植物白藜芦醇基因工程 | 第20页 |
·白藜芦醇微生物基因工程 | 第20-21页 |
·动物白藜芦醇基因工程 | 第21页 |
·植物芪合成酶基因的结构及功能 | 第21-22页 |
·芪合成酶转基因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芪合成酶基因工程中启动子的应用 | 第23-26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6-28页 |
第二章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抗白粉病芪合成酶基因克隆及其表达模式分析 | 第28-5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4页 |
·材料 | 第29页 |
·方法 | 第29-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55页 |
·RT-PCR 分析芪合成酶基因在病原菌诱导后的表达情况 | 第34-36页 |
·芪合成酶基因组DNA 克隆 | 第36-38页 |
·芪合成酶基因序列分析 | 第38-55页 |
·讨论 | 第55-58页 |
·葡萄属植物芪合成酶基因在抗白粉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第55-56页 |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 与白粉病互作中STS 基因特异的表达模式.. | 第56-57页 |
·不同葡萄基因型中STS 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 第57-58页 |
第三章 葡萄芪合成酶基因启动子克隆及活性分析 | 第58-9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9-68页 |
·材料 | 第59-60页 |
·方法 | 第60-6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8-88页 |
·葡萄芪合成酶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序列比对分析 | 第68-77页 |
·GUS 融合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77-80页 |
·STS 基因启动子与GUS 基因融合载体的构建 | 第80-83页 |
·Real-time PCR 分析不同启动子对病原菌的响应 | 第83-85页 |
·STS 基因启动子瞬时表达分析 | 第85-88页 |
·讨论 | 第88-91页 |
·病原菌诱导基因与转录因子的调控元件 | 第88-89页 |
·瞬时表达分析是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功能分析的有效策略 | 第89-91页 |
第四章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芪合成酶基因病原菌、胁迫诱导型启动子功能分析 | 第91-11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2-96页 |
·植物材料 | 第92页 |
·方法 | 第92-9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6-111页 |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 芪合成酶基因启动子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96-98页 |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PvpSTS 与欧洲葡萄品种Optima PVST 序列比对 | 第98-100页 |
·VpSTS 启动子元件缺失分析及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100-102页 |
·VpSTS 启动子元件缺失重组克隆载体的鉴定 | 第102-103页 |
·VpSTS 启动子缺失片段与GUS 基因融合及鉴定 | 第103-105页 |
·蛋白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105页 |
·荧光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105-106页 |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芪合成酶基因启动子不同区段真菌诱导表达特性分析 | 第106-109页 |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启动子不同区段对信号分子SA 及低温诱导表达分析. | 第109-111页 |
·讨论 | 第111-115页 |
·启动子功能分析策略 | 第111-112页 |
·葡萄属植物芪合成酶基因启动子的研究 | 第112-113页 |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芪合成酶基因启动子对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 第113-114页 |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芪合成酶基因活体与离体表达的差异 | 第114-115页 |
第五章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芪合成酶基因表达分析 | 第115-1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16-121页 |
·材料 | 第116页 |
·方法 | 第116-1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21-143页 |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芪合成酶基因与其启动子融合载体的构建 | 第121-123页 |
·佳利酿、无核白芪合成酶基因与其启动子融合载体的构建 | 第123-127页 |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芪合成酶基因启动子增强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127-132页 |
·STS 瞬时转化烟草植株叶片组织中表达白藜芦醇的检测结果 | 第132-141页 |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芪合成酶基因与不同增强表达载体的融合构建 | 第141-143页 |
·讨论 | 第143-145页 |
·葡萄属植物白藜芦醇合成与胁迫因子诱导的相关研究 | 第143-144页 |
·转基因植株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检测 | 第144-14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45-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6-163页 |
缩略语 | 第163-164页 |
致谢 | 第164-165页 |
作者简介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