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对象概况 | 第9-11页 |
1.3.1 城市空间布局概况 | 第9-10页 |
1.3.2 主城区路网空间形态 | 第10-11页 |
1.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理论综述 | 第13-21页 |
2.1 城市交通网络空间形态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2.2 交通网络运行效率相关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2.3 研究进展评述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城市交通网络概述 | 第21-28页 |
3.1 城市交通网络基本特征 | 第21-22页 |
3.2 城市交通网络空间作用及启示 | 第22-26页 |
3.2.1 城市交通网络空间作用 | 第22-25页 |
3.2.2 研究启示 | 第25-26页 |
3.3 交通网络效率内涵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城市交通网络静态效率评价 | 第28-38页 |
4.1 基本思路 | 第28页 |
4.2 空间句法基础理论 | 第28-29页 |
4.3 空间句法分析方法与模型 | 第29-33页 |
4.3.1 空间句法分割方法 | 第29-31页 |
4.3.2 度量指标和模型 | 第31-33页 |
4.4 西安市路网交通静态效率实例分析 | 第33-38页 |
4.4.1 道路网络空间形态局部特征 | 第34-36页 |
4.4.2 道路网络空间形态全局特征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城市交通网络动态效率评价 | 第38-56页 |
5.1 基本思路 | 第38页 |
5.2 城市交通网络可达性评价 | 第38-44页 |
5.2.1 可达性评价方法比较与选取 | 第38-41页 |
5.2.2 基于 GIS 网络分析的可达性评价方法 | 第41-42页 |
5.2.3 西安市路网可达性评价实例分析 | 第42-44页 |
5.3 城市交通网络机动性评价 | 第44-48页 |
5.3.1 机动性评价方法选取 | 第45-46页 |
5.3.2 基于 GIS 行驶时间面的机动性评价方法 | 第46页 |
5.3.3 西安市路网机动性评价实例分析 | 第46-48页 |
5.4 城市交通网络效率动态空间分异分析 | 第48-56页 |
5.4.1 空间权重矩阵 | 第48-50页 |
5.4.2 全局空间自相关 | 第50-51页 |
5.4.3 局部空间自相关 | 第51-52页 |
5.4.4 西安市路网交通动态效率空间分异实例分析 | 第52-56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6-59页 |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56-57页 |
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