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雇主替代责任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9页
一、雇主替代责任概述第9-15页
    (一) 雇主替代责任的内涵第9-11页
        1. 雇主替代责任的概念第9-10页
        2. 雇主替代责任的法律特征第10-11页
        3. 雇主替代责任的性质第11页
    (二) 雇主替代责任的起源与发展第11-12页
    (三) 雇主替代责任的法理基础第12-15页
        1. “深口袋”理论第12-13页
        2. 权利义务相统一理论第13页
        3. 控制监督理论第13-14页
        4. 危险控制理论第14-15页
二、雇主替代责任的归责原则第15-20页
    (一) 国外雇主替代责任归责原则的分析第15-17页
    (二) 我国雇主替代责任归责原则的分析第17-20页
三、雇主替代责任的构成要件及法律后果第20-24页
    (一) 雇主替代责任的构成要件第20-21页
        1. 雇佣关系的存在第20页
        2. 雇员的行为属于执行受雇事务第20-21页
        3. 雇员的行为构成侵权第21页
        4. 第三人有受损的事实第21页
    (二) 雇主替代责任的法律后果第21-24页
        1. 外部责任——雇主赔偿损失第22-23页
        2. 内部责任——雇主向雇员追偿第23-24页
四、我国雇主替代责任存在的不足第24-30页
    (一) 相关法律规范不完备第24-27页
        1. 《民法通则》对雇主替代责任未予明确规定第24-25页
        2. 《民诉意见》对雇主替代责任的规定过于狭窄第25页
        3. 《人身损害司法解释》对雇主替代责任的规定内部不协调第25-27页
        4. 《侵权责任法》对雇主替代责任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操作性不强第27页
    (二) 基本概念界定不清楚第27-28页
    (三) 对受损第三人的范围没有严格界定第28-29页
    (四) 对雇主的追偿权缺乏法律规定第29页
    (五) 司法适用上的混乱第29页
    (六) 对抗辩事由的规定不清楚第29-30页
    (七) 雇佣保险制度不完善第30页
五、对完善我国雇主替代责任的建议第30-39页
    (一) 统一雇主、雇员的概念第30-31页
    (二) 厘清雇佣关系的概念,制定严格的界定标准第31-32页
        1. 雇佣合同理论第31页
        2. 控制理论第31-32页
    (三) 明确受雇事务的范围第32-34页
        1. 雇主意思主义第32页
        2. 雇员意思主义第32-33页
        3. 雇员行为外观主义第33页
        4. 折中主义第33-34页
    (四) 明确受害第三人的范围第34-35页
    (五) 建立和完善雇主的追偿制度第35-36页
        1. 雇主并未参加侵权行为第35-36页
        2. 须雇主对外承担了赔偿责任第36页
        3. 雇员主观上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第36页
    (六) 明确雇主替代责任的抗辩事由第36-37页
    (七) 建立完善雇佣保险制度第37-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行政垄断规制的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宋朝刑事法律的表达与实践--以《水浒传》为实证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