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语表 | 第10-15页 |
文献综述 山羊精子保存技术研究进展 | 第15-25页 |
1 山羊精子低温保存技术 | 第15-17页 |
1.1 精液低温保存简况 | 第15页 |
1.2 低温保存的原理及方法 | 第15-16页 |
1.3 稀释液pH对精液低温保存的影响 | 第16页 |
1.3.1 酸碱缓冲剂 | 第16页 |
1.3.2 pH对精子的影响 | 第16页 |
1.3.3 稀释液pH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4 稀释液渗透压对精液低温保存的影响 | 第16-17页 |
1.4.1 渗透压对精子的影响 | 第16-17页 |
1.4.2 稀释液渗透压与精液低温保存效果 | 第17页 |
2 山羊精子冷冻保存技术 | 第17-23页 |
2.1 精液冷冻保存技术发展简况 | 第17-18页 |
2.2 精子冷冻保存机理 | 第18页 |
2.3 影响精液冷冻效果的因素 | 第18-21页 |
2.3.1 稀释程度 | 第18-19页 |
2.3.2 稀释次数 | 第19页 |
2.3.3 降温与平衡 | 第19页 |
2.3.4 预冷 | 第19-20页 |
2.3.5 解冻 | 第20页 |
2.3.6 卵黄浓度 | 第20页 |
2.3.7 甘油 | 第20-21页 |
2.3.8 冻精稀释液 | 第21页 |
2.4 脂质在山羊冻精上的研究 | 第21-23页 |
2.4.1 卵黄对冻精的保护作用 | 第21-22页 |
2.4.2 胆固醇对冻精的影响 | 第22页 |
2.4.3 卵磷脂对冻精的影响 | 第22-23页 |
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23-25页 |
3.1 精子低温保存技术存在问题 | 第23页 |
3.2 精子冻存技术存在问题 | 第23-24页 |
3.3 展望 | 第24-25页 |
第一章 山羊精液低温保存技术研究 | 第25-35页 |
引言 | 第25页 |
1 试验材料 | 第25-26页 |
1.1 试验动物 | 第25页 |
1.2 主要仪器与器械 | 第25页 |
1.3 主要试剂药品 | 第25-26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6-28页 |
2.1 试验试剂配制 | 第26页 |
2.2 精液的采集与稀释 | 第26-27页 |
2.3 保存精液质量的检测 | 第27页 |
2.3.1 活力检测 | 第27页 |
2.3.2 质膜完整率检测 | 第27页 |
2.3.3 顶体完整率检测 | 第27页 |
2.4 人工授精 | 第27-28页 |
2.5 试验设计和操作 | 第28页 |
2.5.1 不同pH稀释液对精液保存的影响 | 第28页 |
2.5.2 提升pH对弱酸性稀释液保存精液活力的影响 | 第28页 |
2.5.3 不同渗透压稀释液对精液保存的影响 | 第28页 |
2.5.4 人工授精试验 | 第28页 |
2.6 试验数据处理 | 第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33页 |
3.1 不同pH稀释液对山羊精子活力的影响 | 第28-29页 |
3.2 不同pH稀释液对山羊精子质膜完整率的影响 | 第29页 |
3.3 不同pH稀释液对山羊精子顶体完整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3.4 提升pH对弱酸性稀释液保存精液活力的影响 | 第30-31页 |
3.5 不同渗透压对山羊精液活力的影响 | 第31页 |
3.6 不同渗透压对山羊精液质膜完整率的影响 | 第31页 |
3.7 不同渗透压对山羊精液顶体完整率的影响 | 第31页 |
3.8 人工授精试验 | 第31-33页 |
4 讨论 | 第33-34页 |
4.1 不同弱酸性pH稀释液对精液保存的影响 | 第33页 |
4.2 保存结束时提升pH对精子活力的影响 | 第33页 |
4.3 不同渗透压对精液保存的影响 | 第33-34页 |
5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二章 山羊精液冷冻技术研究 | 第35-47页 |
引言 | 第35页 |
1 材料方法 | 第35-39页 |
1.1 试验动物 | 第35页 |
1.2 主要仪器与器械 | 第35页 |
1.3 主要试剂药品 | 第35页 |
1.4 基础稀释液的成分 | 第35页 |
1.5 试验设计 | 第35-39页 |
1.5.1 两种稀释液的比较 | 第35-36页 |
1.5.2 液氮预冷高度的优化 | 第36页 |
1.5.3 稀释液中卵黄浓度的优化 | 第36页 |
1.5.4 精液稀释方法的优化 | 第36-37页 |
1.5.5 降温平衡时间的优化 | 第37页 |
1.5.6 精液稀释终密度的优化 | 第37页 |
1.5.7 不同年龄段公羊冻精效果的研究 | 第37页 |
1.5.8 甘油添加浓度的优化 | 第37-38页 |
1.5.9 不同解冻时间的优化 | 第38页 |
1.5.10 不同预冷时间的优化 | 第38页 |
1.5.11 添加甘油后再平衡时间的优化 | 第38-39页 |
1.6 数据分析 | 第39页 |
2 结果分析 | 第39-45页 |
2.1 两种稀释液的比较 | 第39页 |
2.2 液氮预冷高度的优化 | 第39-40页 |
2.3 稀释液中卵黄浓度的优化 | 第40-41页 |
2.4 精液稀释方法的优化 | 第41页 |
2.5 降温平衡时间的优化 | 第41-42页 |
2.6 精液稀释终密度的优化 | 第42页 |
2.7 不同年龄段公羊冻精效果的研究 | 第42-43页 |
2.8 甘油添加浓度的优化 | 第43页 |
2.9 不同解冻时间的优化 | 第43-44页 |
2.10 不同预冷时间的优化 | 第44页 |
2.11 添加甘油后再平衡时间的优化 | 第44-45页 |
3 讨论 | 第45-46页 |
4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脂质替代卵黄对山羊冻精的影响 | 第47-60页 |
引言 | 第47页 |
1 材料方法 | 第47-51页 |
1.1 试验动物 | 第47页 |
1.2 主要仪器与器械 | 第47页 |
1.3 主要试剂药品 | 第47-48页 |
1.4 溶液的配制 | 第48页 |
1.5 精液的采集 | 第48页 |
1.6 精液的稀释、冷冻和解冻 | 第48页 |
1.6.1 精液的稀释 | 第48页 |
1.6.2 精液的冻融 | 第48页 |
1.7 精液品质检查 | 第48-49页 |
1.7.1 精子活力和运动参数检测 | 第48-49页 |
1.7.2 质膜完整率检测 | 第49页 |
1.7.3 顶体完整率检测 | 第49页 |
1.8 精子膜脂质成分检测 | 第49-50页 |
1.8.1 精子脂质的抽提 | 第49页 |
1.8.2 胆固醇的测定 | 第49页 |
1.8.3 磷脂的测定 | 第49-50页 |
1.9 颗粒冻精人工授精 | 第50页 |
1.10 试验设计 | 第50-51页 |
1.10.1 单独添加胆固醇替代卵黄对冻精的影响 | 第50页 |
1.10.2 单独添加磷脂酰胆碱替代卵黄对冻精的影响 | 第50页 |
1.10.3 检测冻精对膜脂质含量的影响 | 第50页 |
1.10.4 磷脂酰胆碱-胆固醇混合物替代卵黄对冻精的影响 | 第50页 |
1.10.5 检测脂质稀释液对膜脂质的保护 | 第50-51页 |
1.10.6 人工授精 | 第51页 |
1.11 统计分析 | 第5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1-57页 |
2.1 胆固醇替代卵黄对山羊精液冷冻保存的影响 | 第51-53页 |
2.2 磷脂酰胆碱替代卵黄对山羊精液冷冻保存的影响 | 第53-54页 |
2.3 精子冷冻前后膜上卵磷脂和胆固醇浓度含量变化 | 第54页 |
2.4 磷脂酰胆碱、胆固醇联合添加取代卵黄对山羊精液冷冻保存的影响 | 第54-56页 |
2.5 检测脂质稀释液对膜脂质的保护 | 第56-57页 |
2.6 两种稀释液对人工受精效果的影响 | 第57页 |
3 讨论 | 第57-59页 |
4 小结 | 第59-60页 |
全文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3页 |
附录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个人简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