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 1.1 世界焦炭生产状况 | 第11页 |
| 1.2 焦炭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1-12页 |
| 1.3 国外焦炭质量的预测 | 第12-14页 |
| 1.4 高炉生产对焦炭质量的要求 | 第14页 |
| 1.5 煤的炼焦特性及对煤质的要求 | 第14-19页 |
| 1.5.1 炼焦煤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 第14-15页 |
| 1.5.2 炼焦煤对煤质的要求 | 第15-19页 |
| 2 煤质特性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19-30页 |
| 2.1 煤质特性分析 | 第19页 |
| 2.2 开滦精煤煤质实验及数据分析 | 第19-23页 |
| 2.2.1 实验方法 | 第19-20页 |
| 2.2.2 单种煤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20-21页 |
| 2.2.3 配合煤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21-22页 |
| 2.2.4 单种煤与配合煤炼焦特性的比较 | 第22-23页 |
| 2.3 模糊聚类分析实验数据 | 第23-30页 |
| 2.3.1 模糊聚类方法的意义及实验数据的选取 | 第23页 |
| 2.3.2 炼焦煤的模糊聚类分析 | 第23-27页 |
| 2.3.3 开滦集团配合煤聚类分析 | 第27-28页 |
| 2.3.4 炼焦实验结果 | 第28-30页 |
| 3 焦炭质量的预测 | 第30-46页 |
| 3.1 线性回归法的原理 | 第30-33页 |
| 3.2 煤样的选取及实验结果 | 第33-46页 |
| 3.2.1 对炼焦煤各项指标进行回归分析 | 第35-39页 |
| 3.2.2 对开滦精煤公司焦炭中硫分、灰分的预测和验证 | 第39-40页 |
| 3.2.3 对开滦精煤公司单种煤和配合煤炼焦实验值和预测值的比较 | 第40-41页 |
| 3.2.4 焦炭强度预测 | 第41-46页 |
| 4 炼焦实验及特性分析 | 第46-62页 |
| 4.1 实验方法 | 第46页 |
| 4.2 炼焦实验结果 | 第46-47页 |
| 4.3 炼焦特性分析 | 第47-62页 |
| 4.3.1 煤的成焦机理 | 第47-49页 |
| 4.3.2 煤的成焦过程 | 第49页 |
| 4.3.3 影响焦炭质量的因素 | 第49-62页 |
| 结论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附录 F 分布分位数表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导师简介 | 第69-71页 |
| 作者简介 | 第71-72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