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感知的无线网络流量识别与控制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1.3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基于用户感知的数据流量经营分析 | 第16-23页 |
2.1 传统的数据流量优化分析 | 第16-21页 |
2.1.1 3G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 第17-18页 |
2.1.2 网络优化分析方法 | 第18-20页 |
2.1.3 传统的数据流量优化分析的不足 | 第20-21页 |
2.2 基于用户感知的流量智能控制分析 | 第21-22页 |
2.3 基于用户感知的流量智能管理系统 | 第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智能流量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 第23-39页 |
3.1 流量识别技术 | 第23-30页 |
3.1.1 端口识别技术 | 第24-25页 |
3.1.2 DPI技术 | 第25-27页 |
3.1.3 DFI技术 | 第27-28页 |
3.1.4 DPI技术与DFI技术比较 | 第28-29页 |
3.1.5 本课题对流量识别技术的选用 | 第29-30页 |
3.2 流量控制技术 | 第30-35页 |
3.2.1 流量整形 | 第30-32页 |
3.2.2 队列管理 | 第32-33页 |
3.2.3 网包调度 | 第33-35页 |
3.3 流量控制技术方式 | 第35-37页 |
3.3.1 直路串接控制技术 | 第35-36页 |
3.3.2 旁路串接控制技术 | 第36-37页 |
3.3.3 网络联动部署方式下的流量控制 | 第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流量识别与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39-47页 |
4.1 网络部署方案 | 第39-41页 |
4.2 系统统架构设计 | 第41-46页 |
4.2.1 流量识别模块 | 第42-43页 |
4.2.2 流量控制模块 | 第43-44页 |
4.2.3 DB数据库模块 | 第44-45页 |
4.2.4 前台策略下发模块 | 第45页 |
4.2.5 用户流量查询模块 | 第45-4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流量识别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7-61页 |
5.1 流量识别模块的部署和实现 | 第47-55页 |
5.1.1 DPI识别子模块的实现 | 第50-54页 |
5.1.2 DFI识别子模块的实现 | 第54-55页 |
5.2 流量控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5-58页 |
5.3 网络流量控制系统前台设计 | 第58-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系统性能测试分析 | 第61-64页 |
6.1 系统的性能分析 | 第61-62页 |
6.2 系统的功能分析 | 第62-63页 |
6.2.1 网络数据流量识别效果测试 | 第62页 |
6.2.2 网络数据流量控制测试 | 第62-63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64-66页 |
7.1 论文的主要成果 | 第64页 |
7.2 进一步的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