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光学仪器论文--显微镜论文

原子力显微镜微悬臂梁的振动分析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4页
    1.2 相关工作研究概况第14-16页
        1.2.1 AFM的发展现状第14-15页
        1.2.2 功能梯度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1.3 相关理论概述第16-20页
        1.3.1 Euler梁理论第16-17页
        1.3.2 Timoshenko梁理论第17-18页
        1.3.3 修正偶应力理论第18-20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0-21页
2 AFM均匀微悬臂梁的振动分析-EULER梁理论第21-33页
    2.1 基于修正偶应力理论的均匀EULER微悬臂梁模型第21-22页
    2.2 微悬臂梁振动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第22-24页
    2.3 控制方程的解析求解第24-26页
    2.4 数值结果和讨论第26-29页
        2.4.1 对比算例第26页
        2.4.2 振动特性讨论第26-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附录一第30-33页
3 AFM功能梯度微悬臂梁的振动分析-EULER梁理论第33-45页
    3.1 基于修正偶应力理论的功能梯度EULER微悬臂梁模型第33-36页
        3.1.1 功能梯度材料特性第33-34页
        3.1.2 物理中面理论第34-35页
        3.1.3 微悬臂梁的振动分析第35-36页
    3.2 微悬臂梁振动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第36-37页
    3.3 控制方程解析求解第37-39页
    3.4 数值结果和讨论第39-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4 AFM均匀微悬臂梁的振动-TIMOSHENKO梁理论第45-61页
    4.1 基于修正偶应力理论的均匀TIMOSHENKO微悬臂梁模型第45-47页
    4.2 微悬臂梁振动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第47-49页
    4.3 控制方程的数值求解第49-51页
    4.4 数值结果分析第51-57页
        4.4.1 对比算例第51-52页
        4.4.2 振动特性讨论第52-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页
    附录一第57-61页
5 AFM功能梯度微悬臂梁的振动-TIMOSHENKO梁理论第61-71页
    5.1 基于修正偶应力理论的功能梯度TIMOSHENKO微悬臂梁模型第61-63页
    5.2 微悬臂梁振动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第63-65页
    5.3 控制方程的数值求解第65-66页
    5.4 数值结果分析第66-68页
    5.5 本章小结第68-7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6.1 论文结论第71页
    6.2 工作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9-8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电功率预测区间评估及其并网发电调度研究
下一篇:再造农业--皖南河镇的政府干预与农业转型(2007-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