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水电节能技术在节约型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北京高校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18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第15-17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第17-18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19页
        1.3.1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页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9-21页
第2章 高校水电能源消耗现状与节约型校园建设相关理论第21-32页
    2.1 高校水电能源消耗现状及分析第21-23页
        2.1.1 高校水电能源消耗现状第21-22页
        2.1.2 高校水电能源消耗分析第22-23页
    2.2 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理论基础及其必要性第23-27页
        2.2.1 节约型校园的内涵及外延第23页
        2.2.2 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理论基础第23-25页
        2.2.3 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必要性第25-27页
    2.3 高校水电节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7-30页
        2.3.1 高校领导对节能工作缺乏重视第27-28页
        2.3.2 高校师生片面的能源发展观第28-29页
        2.3.3 高校节能基础条件建设滞后第29页
        2.3.4 节能技术应用及成本收益问题第29-30页
    2.4 节约型校园建设中水电节能技术推广的意义第30-32页
        2.4.1 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经济举措第30-31页
        2.4.2 量在节约、质在育人的教育举措第31页
        2.4.3 节约型社会建设示范的文化举措第31-32页
第3章 高校水电节能技术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第32-40页
    3.1 高校水电节能技术应用现状第32-33页
    3.2 高校水电节能技术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33-36页
        3.2.1 节能理念陈旧及资金投入不足问题第33-34页
        3.2.2 水电计量基础设施及系统薄弱问题第34页
        3.2.3 水电能耗监测和设备检测程度低问题第34-35页
        3.2.4 现有水电运行设施设备陈旧落后问题第35页
        3.2.5 新型水电节能技术推广和应用乏力问题第35-36页
    3.3 国内先进高校水电节能技术应用及研究进展情况第36-37页
    3.4 国外水电节能技术经验借鉴第37-40页
        3.4.1 日本的节水技术第37-38页
        3.4.2 德国的节水技术第38页
        3.4.3 发达国家的节电技术第38-40页
第4章 北京 X 大学节约型水电节能技术应用案例分析第40-50页
    4.1 北京 X 大学节约型校园建设整体方案第40-43页
        4.1.1 学校能源消耗情况第40页
        4.1.2 节约型校园总体方案和规划第40-43页
    4.2 北京 X 大学水电节能技术的具体应用与实践第43-45页
        4.2.1 开展节水改造工程第43-45页
        4.2.2 开展节电改造工程第45页
    4.3 北京 X 大学水电节能技术成本及效益第45-50页
第5章 节约型校园建设中水电节能技术应用对策第50-57页
    5.1 转变思路加大水电节能技术投入第50-52页
        5.1.1 理顺关系与转变思路相结合第50-51页
        5.1.2 育人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第51页
        5.1.3 加大投入与广开渠道相结合第51-52页
    5.2 建立计量统计系统确定量化定额第52-53页
        5.2.1 安装水电能耗计量设备采集数据第52页
        5.2.2 完善数据分析和成本核算第52-53页
        5.2.3 制定水电能耗定额量化指标第53页
    5.3 搭建运行水电能耗全方位监控系统第53-54页
        5.3.1 建立水电能耗网络实时监测平台第53-54页
        5.3.2 安装水电设施设备运行检测设备第54页
    5.4 改造升级现有水电节能设施设备第54-55页
    5.5 推广应用新型水电节能技术和设备第55页
    5.6 推动以节能技术为抓手的节能文化第55-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定量参数在卵巢肿块中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DamonQ自锁系统中运用双丝技术的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