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鼠尾草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 第8-32页 |
第一节 鼠尾草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第8-31页 |
第二节 鼠尾草属植物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 第31-32页 |
第二章 甘西鼠尾草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结果 | 第32-56页 |
第一节 甘西鼠尾草化学成分研究结果 | 第32-34页 |
第二节 新化合物的结构研究 | 第34-36页 |
przewalskin Y-1(1)的结构鉴定 | 第34-36页 |
第三节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36-53页 |
Anhydride of tanshinone-ⅡA(2)的结构鉴定 | 第36页 |
Sugiol(3)的结构鉴定 | 第36-37页 |
Epicryptoacetalide(4)的结构鉴定 | 第37页 |
Cryptoacetalide(5)的结构鉴定 | 第37-38页 |
7-hydrol-4-heptanone(6)的结构鉴定 | 第38页 |
Arucadiol(7)的结构鉴定 | 第38-39页 |
1-dehydromiltirone(8)的结构鉴定 | 第39页 |
Miltirone(9)的结构鉴定 | 第39-40页 |
Cryptotanshinone(10)的结构鉴定 | 第40-41页 |
Tanshinone ⅡA(11)的结构鉴定 | 第41页 |
Isotanshinone-Ⅰ(12)的结构鉴定 | 第41-42页 |
Danshenxinkun B(13)的结构鉴定 | 第42页 |
Danshenol C(14)的结构鉴定 | 第42-43页 |
Isocryptotanshinone(15)的结构鉴定 | 第43页 |
1,2-dihydroisodihydrotanshinone-Ⅰ(16)的结构鉴定 | 第43-44页 |
Isotanshinone-ⅡA(17)的结构鉴定 | 第44页 |
Dihydrotanshinone-Ⅰ(18)的结构鉴定 | 第44-45页 |
Tanshinlactone(19)的结构鉴定 | 第45-46页 |
Tanshinone-Ⅰ(20)的结构鉴定 | 第46页 |
Danshenol B(23)的结构鉴定 | 第46-47页 |
Danshenspiroketallactone(24)的结构鉴定 | 第47页 |
Ferruginol(25)的结构鉴定 | 第47-48页 |
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dibutyl ester(26)的结构鉴定 | 第48-49页 |
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di(1,2-dimethy)ester(27)的结构鉴定 | 第49页 |
Epi-danshenspiroketallactone(28)的结构鉴定 | 第49-50页 |
Danshenxinkun A(29)的结构鉴定 | 第50页 |
Sapriolactone(30)的结构鉴定 | 第50-51页 |
12-Hydroxy-6,7-secoabieta-8,11,13-trien-6,7-dial(31)的结构鉴定 | 第51页 |
6a-hydroxysugiol(32)的结构鉴定 | 第51-52页 |
Hypargenin B(33)的结构鉴定 | 第52-53页 |
第四节 甘西鼠尾草化合物生物活性评价 | 第53-56页 |
1. 甘西鼠尾草血清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研究 | 第53-54页 |
2 甘西鼠尾草DPPH抗氧化活性筛选 | 第54-55页 |
3 甘西鼠尾草血管内皮细胞过氧化氢氧化损伤保护活性筛选 | 第55-56页 |
第三章 结果和讨论 | 第56-61页 |
第一节 甘西鼠尾草化学成分研究 | 第56-57页 |
第二节 甘西鼠尾草中化合物的结构问题 | 第57-60页 |
第三节 甘西鼠尾草生物活性研究结果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2页 |
第四章 实验部分 | 第72-84页 |
第一节 甘西鼠尾草的植物来源与鉴定 | 第72页 |
第二节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72-73页 |
第三节 甘西鼠尾草的提取与分离流程 | 第73-76页 |
第四节 化合物鉴定数据 | 第76-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待发表及已发表文章 | 第85-86页 |
附图 | 第86-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