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8页 |
1.2.1 植物修复 | 第12-15页 |
1.2.2 螯合剂辅助植物提取 | 第15-18页 |
1.3 研究方案 | 第18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20-21页 |
2.2.1 螯合剂盆栽试验 | 第20-21页 |
2.2.2 螯合剂小区试验 | 第21页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1-24页 |
2.3.1 土壤分析及测定方法 | 第22页 |
2.3.2 植物分析及测定方法 | 第22-23页 |
2.3.3 植物修复系数 | 第23页 |
2.3.4 植物提取潜力 | 第23页 |
2.3.5 数据分析处理 | 第23-24页 |
3. 盆栽试验下可降解螯合剂对籽粒苋修复镉污染土壤的影响研究 | 第24-41页 |
3.1 籽粒苋生长特征 | 第24-28页 |
3.1.1 不同螯合剂处理下籽粒苋的生物量 | 第24-25页 |
3.1.2 不同螯合剂处理下籽粒苋的根系形态 | 第25-28页 |
3.2 籽粒苋生理生化特征 | 第28-33页 |
3.2.1 光合作用 | 第28-29页 |
3.2.2 抗氧化酶活性 | 第29-31页 |
3.2.3 谷胱甘肽含量 | 第31-32页 |
3.2.4 可溶性蛋白含量 | 第32-33页 |
3.3 籽粒苋镉含量和累积量 | 第33-35页 |
3.3.1 镉含量 | 第33-34页 |
3.3.2 镉累积量 | 第34-35页 |
3.4 讨论 | 第35-39页 |
3.4.1 EDDS、NTA和APAM对籽粒苋生物量的影响 | 第35页 |
3.4.2 EDDS、NTA和APAM对籽粒苋根系形态的影响 | 第35-36页 |
3.4.3 EDDS、NTA和APAM对籽粒苋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4 EDDS、NTA和APAM对籽粒苋镉富集特征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5 EDDS、NTA和APAM的潜力对比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4. 小区试验下可降解螯合剂强化籽粒苋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潜力研究 | 第41-44页 |
4.1 EDDS、NTA和APAM对籽粒苋生长的影响 | 第41页 |
4.2 EDDS、NTA和APAM对籽粒苋修复潜力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 讨论 | 第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5.1 结论 | 第44-45页 |
5.2 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