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蛋白激发子基因peaT1和拒食蛋白基因xnAFP2转化水稻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3页
   ·蛋白激发子第12-14页
     ·真菌蛋白激发子第12-13页
     ·细菌蛋白激发子第13页
     ·其它蛋白激发子第13页
     ·蛋白激发子的应用前景第13-14页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和拒食蛋白XnAFP2第14-15页
     ·昆虫病原共生菌第14页
     ·昆虫病原共生菌杀虫蛋白第14页
     ·拒食蛋白XnAFP2第14-15页
   ·水稻的遗传转化第15-21页
     ·农杆菌介导水稻遗传转化研究历史第15-16页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原理第16-17页
     ·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的优点第17-18页
     ·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的主要影响因素第18-19页
     ·转基因水稻的特点和外源基因的稳定性第19页
     ·农杆菌介导法在水稻遗传育种工作中的应用第19-21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21-22页
   ·实验设计第22-23页
第二章 拒食蛋白基因xnAFP2 和蛋白激发子基因peaT1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3-32页
   ·材料和方法第23-29页
     ·材料第23页
     ·主要试剂和药品第23页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3-28页
     ·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LBA4404第28-29页
   ·结果与分析第29-31页
     ·菌液PCR 鉴定pMD18-T-xnaFP2 和pMD18-T-peaT1第29页
     ·植物表达载体的酶切和测序鉴定第29-30页
     ·重组农杆菌的PCR 检测第30-31页
   ·小结与讨论第31-32页
第三章 激发子基因peaT1 和拒食蛋白基因xnAFP2 转化水稻植株的获得第32-40页
   ·材料和方法第32-36页
     ·主要材料和试剂第32-34页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多系一号和日本晴第34-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39页
     ·多系一号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第36-37页
     ·转基因植株的再生第37-38页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第38-39页
   ·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分子检测及功能分析第40-54页
   ·材料和方法第40-46页
     ·试剂和药品第40页
     ·主要仪器第40页
     ·主要溶液的配制第40-41页
     ·水稻再生植株的PCR 检测第41-42页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RT-PCR 检测第42页
     ·水稻转化植株的Southern blot 分析第42-44页
     ·转peaT1 基因水稻的Western blot 分析第44-45页
     ·转基因后代的遗传分析及阳性株系的筛选第45页
     ·转基因水稻植株功能的初步分析第45-46页
   ·结果与分析第46-52页
     ·转peaT1 基因多系一号和日本晴的分子检测第46-48页
     ·转xnAFP2 基因水稻的分子检测第48-50页
     ·转基因水稻后代的遗传分析第50-51页
     ·转基因水稻的功能分析第51-52页
   ·讨论第52-53页
   ·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历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烟草核心种质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下一篇:三种密集烤房性能比较及密集烘烤配套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