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5-16页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6-20页 |
2.1.1 社会组织的概念 | 第16-19页 |
2.1.2 社会治理创新的概念 | 第19-20页 |
2.2 理论基础与借鉴 | 第20-24页 |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 第20-21页 |
2.2.2 马克思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 第21-22页 |
2.2.3 治理、善治理论 | 第22-24页 |
3. 社会治理创新与社会组织的相关性 | 第24-26页 |
3.1 社会治理创新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契机 | 第24页 |
3.2 社会组织发展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成效 | 第24-26页 |
4. 社会组织的发展概况及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4.1 社会组织建设和发展概况 | 第26-27页 |
4.2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4.2.1 主体地位缺失,独立性不足 | 第27-28页 |
4.2.2 社会组织公信力不足 | 第28-29页 |
4.2.3 社会组织自身能力不足 | 第29页 |
4.2.4 社会组织发展规模滞后和发展的不平衡 | 第29-31页 |
5. 影响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因素 | 第31-38页 |
5.1 认识因素 | 第31-32页 |
5.1.1 封建专制的历史与“官本位”的封建传统文化思想 | 第31-32页 |
5.1.2 中央与地方政府对社会组织认识的不统一 | 第32页 |
5.2 制度因素 | 第32-36页 |
5.2.1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 第33-34页 |
5.2.2 现行法律法规滞后和扶持政策缺位 | 第34-35页 |
5.2.3 社会组织的外部监督体制不健全 | 第35-36页 |
5.3 内部因素:社会组织内部建设不完善 | 第36-38页 |
5.3.1 组织生存能力弱、组织化低 | 第36页 |
5.3.2 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 第36-37页 |
5.3.3 组织内部人才缺乏、专业化程度不高 | 第37-38页 |
6. 社会治理创新视野下社会组织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38-52页 |
6.1 政府转变观念,用新思维引导社会组织建设和发展 | 第38-39页 |
6.1.1 积极推进治理理念创新 | 第38页 |
6.1.2 积极为社会组织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 第38-39页 |
6.2 加强外部制度环境改革,为社会组织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 第39-44页 |
6.2.1 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 第39-41页 |
6.2.2 完善社会组织法律法规体系 | 第41-42页 |
6.2.3 建立社会组织的社会化监管体制 | 第42-43页 |
6.2.4 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建设和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 | 第43-44页 |
6.3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拓展社会组织发展空间 | 第44-47页 |
6.3.1 理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 | 第44-45页 |
6.3.2 鼓励政府合理、实质性的放权 | 第45-46页 |
6.3.3 积极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 | 第46-47页 |
6.4 加强社会组织内在制度构造和能力建设 | 第47-52页 |
6.4.1 提高自我生存能力 | 第47-48页 |
6.4.2 完善内部治理制度 | 第48页 |
6.4.3 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 第48-49页 |
6.4.4 提升社会组织的能力与专业水平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