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车联网的社交型路由机制设计与仿真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移动社交网络 | 第11-14页 |
1.1.1 概念及特征 | 第11-12页 |
1.1.2 结构及组件 | 第12-13页 |
1.1.3 主要应用 | 第13-14页 |
1.2 车载网络 | 第14-15页 |
1.2.1 概念及挑战 | 第14页 |
1.2.2 结构及特点 | 第14-15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2.1 延迟容忍网络 | 第19-20页 |
2.1.1 概念及特点 | 第19页 |
2.1.2 路由类型 | 第19-20页 |
2.1.3 缓存管理 | 第20页 |
2.2 社区发现算法 | 第20-21页 |
2.2.1 概念及原理 | 第20-21页 |
2.2.2 社区划分方法 | 第21页 |
2.3 智能优化算法 | 第21-23页 |
2.3.1 概述 | 第21-22页 |
2.3.2 蝙蝠优化算法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面向车联网的社交型路由模型设计 | 第25-35页 |
3.1 网络模型及问题描述 | 第25页 |
3.1.1 网络模型 | 第25页 |
3.1.2 问题描述 | 第25页 |
3.2 缓存策略 | 第25-27页 |
3.2.1 亲疏度 | 第26页 |
3.2.2 贡献值 | 第26-27页 |
3.2.3 缓存机制设计 | 第27页 |
3.3 社交参数 | 第27-33页 |
3.3.1 感知互动强度 | 第27-28页 |
3.3.2 分布式介度集中度 | 第28-30页 |
3.3.3 兴趣匹配度 | 第30-33页 |
3.4 信号强度的刻画 | 第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4章 面向车联网的社交型路由算法设计 | 第35-55页 |
4.1 轨迹交通路由算法设计 | 第35-45页 |
4.1.1 分布式k-clique算法 | 第35-37页 |
4.1.2 轨迹交通社区外路由算法 | 第37-40页 |
4.1.3 轨迹交通社区内路由算法 | 第40-42页 |
4.1.4 轨迹交通路由算法 | 第42-45页 |
4.2 非轨迹交通路由算法设计 | 第45-54页 |
4.2.1 非轨迹交通社区发现算法 | 第45页 |
4.2.2 非轨迹交通社区内路由算法 | 第45-49页 |
4.2.3 非轨迹交通社区外路由算法 | 第49-53页 |
4.2.4 非轨迹交通路由算法 | 第53-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仿真实现与性能评价 | 第55-75页 |
5.1 仿真环境 | 第55页 |
5.2 仿真实现与性能评价 | 第55-73页 |
5.2.1 仿真实现 | 第55-60页 |
5.2.2 基准机制 | 第60-63页 |
5.2.3 移动模型 | 第63-64页 |
5.2.4 性能对比指标 | 第64-65页 |
5.2.5 参数取值 | 第65-66页 |
5.2.6 性能评价 | 第66-7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