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广西浪平地区石炭纪生物礁类型及特征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论文的来源、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1-13页
        1.1.1 论文选题来源第11-12页
        1.1.2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石炭纪生物礁研究概况第13-14页
        1.2.2 全球石炭纪生物礁研究概况第14-16页
        1.2.3 中国石炭纪生物礁研究概况第16-18页
    1.3 主要工作内容及思路第18-19页
    1.4 主要成果第19-21页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21-31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第21-22页
    2.2 区域地质概况第22-26页
        2.2.1 大地构造背景第25页
        2.2.2 岩相古地理第25-26页
    2.3 地层第26-30页
        2.3.1 都安组第27-28页
        2.3.2 黄龙组第28-29页
        2.3.3 马平组第29-30页
    2.4 研究区石炭纪生物礁发育情况第30-31页
第3章 研究区岩石类型及古生物特征第31-53页
    3.1 生物礁岩的分类第31-38页
        3.1.1 研究区岩石类型第33-38页
    3.2 研究区古生物特征第38-53页
        3.2.1 造礁生物第38-47页
        3.2.2 附礁生物第47-53页
第4章 研究区生物礁类型及特征第53-71页
    4.1 生物礁的基本特征第53-59页
        4.1.1 生物礁的概念与定义第53-54页
        4.1.2 生物礁的相关术语第54-56页
        4.1.3 生物礁的分类第56-58页
        4.1.4 生物礁的规模和形态第58-59页
    4.2 研究区生物礁特征第59-71页
        4.2.1 下垌村大型生物礁第59-63页
        4.2.2 龙江垌多层旋回式生物礁第63-65页
        4.2.3 龙江垌珊瑚点礁体第65-68页
        4.2.4 甘垌子苔藓虫点礁体第68-71页
第5章 结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合黑体空腔传感器内颗粒流动特性及其对测温干扰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LBP特征的人脸识别算法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