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固体物理学论文--薄膜物理学论文--薄膜的生长、结构和外延论文

储能型光电催化用纳米多孔WO3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32页
    1.1 半导体材料实现光电催化的基本原理第13-16页
        1.1.1 半导体光催化反应机理第13-15页
        1.1.2 半导体光电催化体系的实现机理第15-16页
    1.2 光催化用金属氧化物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6-21页
        1.2.1 TiO_2光催化性能的研究及进展第17-18页
        1.2.2 其他金属氧化物的研究及进展第18-21页
    1.3 三氧化钨的基本性能第21-25页
        1.3.1 WO_3的晶体结构第22-23页
        1.3.2 电子能带结构第23-24页
        1.3.3 光催化性能第24页
        1.3.4 电致变色第24-25页
    1.4 纳米三氧化钨的制备方法第25-29页
        1.4.1 气相沉积法第26-28页
        1.4.2 液相合成法第28-29页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第29-32页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9-30页
        1.5.2 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2章 实验与分析方法第32-40页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32-33页
        2.1.1 化学试剂第32-33页
        2.1.2 实验仪器第33页
    2.2 薄膜的制备第33-36页
        2.2.1 电化学阳极氧化法第34-35页
        2.2.2 浸渍提拉法第35-36页
        2.2.3 热处理工艺第36页
    2.3 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成分分析第36-37页
        2.3.1 材料的微观结构第36页
        2.3.2 材料的物相分析第36-37页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第37页
    2.4 材料的性能检测第37-40页
        2.4.1 UV-Vis光谱测试第37页
        2.4.2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7-40页
第3章 WO_3纳米多孔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第40-52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多孔WO_3的制备工艺第40-44页
        3.2.1 NH_4F浓度对对WO_3形貌的影响第41-42页
        3.2.2 阳极氧化电压对WO_3形貌的影响第42-44页
    3.3 热处理工艺对WO_3多孔薄膜的影响第44-45页
        3.3.1 热处理工艺及物相分析第44-45页
        3.3.2 热处理工艺对薄膜样品形貌的影响第45页
    3.4 WO_3薄膜的光学性能第45-47页
    3.5 WO_3多孔薄膜的光电化学性能第47-50页
        3.5.1 WO_3多孔薄膜的LSV曲线测量第47-48页
        3.5.2 氧化还原峰第48-50页
    3.6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4章 WO_3及TiO_2负载WO_3电极原位储能第52-66页
    4.1 引言第52-53页
    4.2 实验过程第53-54页
    4.3 WO_3原位储能性质分析第54-57页
        4.3.1 光暗电流分析第54-55页
        4.3.2 i-t电流曲线分析第55-57页
    4.4 WO_3原位储能对其物相的影响第57-60页
        4.4.1 WO_3原位储能对其薄膜颜色的影响第57-58页
        4.4.2 XRD图谱分析第58-59页
        4.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59-60页
    4.5 WO_3薄膜的光电储能性质分析第60-61页
    4.6 TiO_2/WO_3薄膜的光电化学储能性质第61-64页
        4.6.1 制备及热处理工艺第62-63页
        4.6.2 TiO_2/WO_3多孔薄膜的物相与吸光特性第63页
        4.6.3 TiO_2/WO_3多孔薄膜的光电化学性能第63-64页
    4.7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5.1 结论第66-67页
    5.2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8页
致谢第78-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细长孔中油雾流场及凝聚机理的分析研究
下一篇:空气压缩机关键零部件尺寸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