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水库群调度和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2.1 水资源调配方案评价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2.2 水库调度风险决策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及基本资料 | 第17-27页 |
2.1 流域概况 | 第17-18页 |
2.1.1 汉江流域概况 | 第17页 |
2.1.2 渭河流域概况 | 第17-18页 |
2.2 引汉济渭工程概况 | 第18-21页 |
2.2.1 引汉济渭跨流域水库群供水网络 | 第19页 |
2.2.2 调水区工程 | 第19-20页 |
2.2.3 受水区工程 | 第20-21页 |
2.3 基本资料 | 第21-25页 |
2.3.1 水库群调度方案集 | 第21-25页 |
2.3.2 水资源配置方案集 | 第25页 |
2.4 小结 | 第25-27页 |
3 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模型研究 | 第27-41页 |
3.1 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 第27-28页 |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7页 |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第27-28页 |
3.1.3 指标体系的结构 | 第28页 |
3.2 模糊优选模型 | 第28-33页 |
3.2.1 单层次模糊优选模型 | 第28-30页 |
3.2.2 多层次模糊优选模型 | 第30页 |
3.2.3 权重赋值方法——层次分析法 | 第30-33页 |
3.3 基于NMF的方案优选方法 | 第33-36页 |
3.3.1 NMF原理简介 | 第34-35页 |
3.3.2 基于NMF的方案优选步骤 | 第35-36页 |
3.3.3 改进布谷鸟算法 | 第36页 |
3.4 基于AGA的投影寻踪聚类模型 | 第36-39页 |
3.4.1 投影寻踪模型建模步骤 | 第37-38页 |
3.4.2 AGA原理及实现流程 | 第38-39页 |
3.5 多方法评价结果一致性分析 | 第39-40页 |
3.6 小结 | 第40-41页 |
4 引汉济渭水库群调度方案评价 | 第41-50页 |
4.1 评价内容 | 第41页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1-43页 |
4.2.1 指标体系结构 | 第41-42页 |
4.2.2 评价指标选取 | 第42-43页 |
4.3 调度方案评价 | 第43-48页 |
4.3.1 方案评价指标值计算 | 第43-44页 |
4.3.2 模糊优选模型评价结果 | 第44-46页 |
4.3.3 基于NMF的方案优选模型评价结果 | 第46-47页 |
4.3.4 基于AGA的投影寻踪模型评价结果 | 第47-48页 |
4.3.5 三种方法评价结果分析 | 第48页 |
4.4 小结 | 第48-50页 |
5 引汉济渭受水区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 | 第50-70页 |
5.1 评价准则及思路 | 第50页 |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50-53页 |
5.2.1 指标体系结构 | 第50-51页 |
5.2.2 评价指标选取 | 第51-53页 |
5.3 受水区水资源配置方案的评价 | 第53-68页 |
5.3.1 受水区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的指标值 | 第53-57页 |
5.3.2 模糊优选模型评价的结果 | 第57-60页 |
5.3.3 基于NMF的方案优选模型评价结果 | 第60-62页 |
5.3.4 基于AGA的投影寻踪模型评价结果 | 第62-64页 |
5.3.5 三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对比 | 第64-68页 |
5.4 小结 | 第68-70页 |
6 引汉济渭工程调度配置方案风险评价及综合评价 | 第70-79页 |
6.1 引汉济渭工程风险因子识别 | 第70-71页 |
6.2 水库调度方案风险评价 | 第71-76页 |
6.2.1 水库调度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72-74页 |
6.2.2 评价指标值确定 | 第74-75页 |
6.2.3 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第75页 |
6.2.4 调度方案综合风险 | 第75-76页 |
6.3 受水区水资源配置风险 | 第76页 |
6.4 方案综合评价 | 第76-78页 |
6.4.1 引汉济渭水库群调度方案综合评价 | 第76-77页 |
6.4.2 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结果 | 第77-78页 |
6.5 小结 | 第78-79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79-81页 |
7.1 结论 | 第79-80页 |
7.2 建议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