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冷存储系统整体框架设计 | 第13-25页 |
2.1 冷存储和传统数据存储方式对比 | 第13-15页 |
2.2 冷存储和现有文件存储系统对比 | 第15-17页 |
2.3 设计思想 | 第17-18页 |
2.4 整体框架拓扑 | 第18-19页 |
2.5 文件组织结构 | 第19页 |
2.6 系统工作流程 | 第19-23页 |
2.6.1 文件上传流程 | 第19-20页 |
2.6.2 文件下载流程 | 第20-22页 |
2.6.3 控制节点集群发送数据到存储节点的流程 | 第22-23页 |
2.6.4 控制节点集群从存储节点获取数据的流程 | 第2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冷存储系统模块的实现 | 第25-45页 |
3.1 命令行客户端的实现 | 第25-27页 |
3.2 分布式的实现 | 第27-28页 |
3.2.1 利用Erlang内置的通信机制组网 | 第27-28页 |
3.2.2 数据传输的分布式实现 | 第28页 |
3.3 元数据的存储 | 第28-33页 |
3.4 HTTP Server模块的实现 | 第33-34页 |
3.5 状态监控模块 | 第34-36页 |
3.6 高容错性的实现 | 第36-39页 |
3.6.1 进程链接的工作原理 | 第36-37页 |
3.6.2 进程的分层容错 | 第37页 |
3.6.3 冷存储系统的进程监督树 | 第37-39页 |
3.7 数据冷藏模块 | 第39-43页 |
3.7.1 实现方案概述 | 第39-40页 |
3.7.2 写计划 | 第40-41页 |
3.7.3 读计划 | 第41-43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Reed-Solomon编码的研究和优化 | 第45-53页 |
4.1 纠删码和副本方式的比较 | 第45页 |
4.2 RS编码概览 | 第45-49页 |
4.2.1 计算和维护校验数据 | 第47页 |
4.2.2 从丢失中恢复数据 | 第47-48页 |
4.2.3 伽罗瓦域的运算 | 第48-49页 |
4.3 采用柯西矩阵进行编解码 | 第49-50页 |
4.4 改进的编解码运算 | 第50-51页 |
4.5 性能测试 | 第51-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数据管理系统 | 第53-66页 |
5.1 Java EE web框架 | 第53-56页 |
5.1.1 Java EE应用结构 | 第54-55页 |
5.1.2 REST资源声明 | 第55页 |
5.1.3 数据持久化 | 第55页 |
5.1.4 EJB容器中的事务处理 | 第55-56页 |
5.2 系统框架和功能介绍 | 第56-58页 |
5.2.1 业务流程介绍 | 第56-57页 |
5.2.2 项目整体框架 | 第57页 |
5.2.3 系统各部分功能介绍 | 第57-58页 |
5.3 主要功能的实现 | 第58-63页 |
5.3.1 数据库设计和配置 | 第58-60页 |
5.3.2 用户登录认证 | 第60-61页 |
5.3.3 数据校验 | 第61-63页 |
5.4 系统处理请求流程 | 第63-65页 |
5.4.1 请求处理流程 | 第63页 |
5.4.2 集群数据浏览 | 第63-64页 |
5.4.3 集群数据录入 | 第64-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冷存储系统性能测试 | 第66-73页 |
6.1 测试环境 | 第66-68页 |
6.2 系统写入性能测试 | 第68-69页 |
6.3 系统读取性能测试 | 第69-70页 |
6.4 服务器功耗测试 | 第70-7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7.1 主要工作 | 第73页 |
7.2 不足之处 | 第73-74页 |
7.3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