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单级PFC恒流源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10页 |
1.2.1 数字开关电源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数字开关电源的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2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2-25页 |
2.1 系统的基本组成 | 第12-13页 |
2.2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分析 | 第13-14页 |
2.2.1 产生电流谐波的原因 | 第13页 |
2.2.2 功率因数校正与谐波关系 | 第13-14页 |
2.3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比较 | 第14-17页 |
2.3.1 无源功率因数校正 | 第14-15页 |
2.3.2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 第15-17页 |
2.4 反激变换器拓扑及原理 | 第17-20页 |
2.4.1 连续导电模式(CCM)工作过程 | 第18-19页 |
2.4.2 不连续工作模式(DCM)工作过程 | 第19-20页 |
2.5 控制策略 | 第20-24页 |
2.5.1 PID控制 | 第20-22页 |
2.5.2 模糊PID控制 | 第22-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 第25-30页 |
3.1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5页 |
3.2 系统组成与分析 | 第25-26页 |
3.3 单级PFC环路分析 | 第26-27页 |
3.4 系统原理的仿真 | 第27-2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30-47页 |
4.1 EMI电磁兼容电路 | 第30-31页 |
4.2 输入整流滤波电路 | 第31页 |
4.3 变压器漏极缓冲电路 | 第31-33页 |
4.4 高频变压器的设计 | 第33-38页 |
4.4.1 恒流源的极限参数计算 | 第33-35页 |
4.4.2 变压器基本参数计算 | 第35-38页 |
4.5 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 第38页 |
4.6 恒流限压反馈电路的设计 | 第38-40页 |
4.7 控制芯片及外围电路 | 第40-41页 |
4.8 MOS开关管的参数计算 | 第41-42页 |
4.9 数字控制平台选取及外围电路设计 | 第42-45页 |
4.9.1 主控制芯片的选取 | 第42-43页 |
4.9.2 电源电路 | 第43-44页 |
4.9.3 复位电路 | 第44页 |
4.9.4 系统时钟电路 | 第44-45页 |
4.10 MOS管驱动电路设计 | 第45-46页 |
4.11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7-51页 |
5.1 编译环境的介绍 | 第47页 |
5.2 主程序流程图 | 第47-49页 |
5.3 AD采样软件设计 | 第49页 |
5.4 模糊PID软件设计 | 第49-5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6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51-55页 |
6.1 实验平台的搭建与测试 | 第51-53页 |
6.1.1 输入电压和电流波形 | 第51页 |
6.1.2 输出电压波形 | 第51-52页 |
6.1.3 驱动芯片波形 | 第52-53页 |
6.2 实测数据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0页 |
附图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