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泽县王村河流域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3.1 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 第9-10页 |
1.3.2 农村居民点用地研究 | 第10-11页 |
1.3.3 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影响因素研究 | 第11-12页 |
1.3.4 研究评述 | 第12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1.6 研究创新及不足 | 第14-16页 |
1.6.1 研究创新 | 第14-15页 |
1.6.2 研究不足 | 第15-16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2.1.1 农户 | 第16页 |
2.1.2 农村居民点 | 第16页 |
2.1.3 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 | 第16-17页 |
2.2 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2.2.1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第17页 |
2.2.2 稀缺理论 | 第17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18页 |
2.2.4 马斯洛需求理论 | 第18-20页 |
3 研究区概况及居民点集约用地分析 | 第20-26页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20-21页 |
3.1.1 自然条件 | 第20页 |
3.1.2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0-21页 |
3.2 王村河流域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潜力分析 | 第21-26页 |
3.2.1 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 | 第21-23页 |
3.2.2 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潜力 | 第23-24页 |
3.2.3 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等级划分 | 第24-26页 |
4 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与集中居住区域选取 | 第26-36页 |
4.1 居民点景观格局分析 | 第26-28页 |
4.1.1 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指标选取 | 第26页 |
4.1.2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特征 | 第26-28页 |
4.2 居民点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4页 |
4.2.1 海拔高度对居民点布局的影响 | 第29-30页 |
4.2.2 坡度对居民点布局的影响 | 第30-31页 |
4.2.3 道路对居民点布局的影响 | 第31-32页 |
4.2.4 水源对居民点布局的影响 | 第32-33页 |
4.2.5 耕作环境对居民点布局的影响 | 第33-34页 |
4.3 居民点集中区域的选择 | 第34-36页 |
5 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3页 |
5.1 居民点集约用地宏观影响因素 | 第36-38页 |
5.1.1 土地集约管理政策因素 | 第36-38页 |
5.1.2 经济发展因素 | 第38页 |
5.2 居民点集约用地微观影响因素 | 第38-43页 |
5.2.1 农户基本情况 | 第38-39页 |
5.2.2 农户住房条件与集中居住意愿 | 第39-40页 |
5.2.3 农户居住环境条件与集中居住意愿 | 第40-42页 |
5.2.4 安置补偿愿望与集中居住意愿 | 第42-43页 |
6 结论及建议 | 第43-48页 |
6.1 结论 | 第43-45页 |
6.2 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建议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 | 第52-5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