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卫生基础科学论文--卫生毒理论文

p53信号通路调节砷化物诱导的IKKα自噬降解反应和IKKβ转录抑制的信号传递机制研究

个人简历第3-8页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前言第16-24页
第一部分 p53调节砷化物诱导的IKKα自噬降解反应的信号转导机制研究第24-45页
    1 材料和试剂第24-25页
    2 实验仪器第25-26页
    3 实验方法第26-32页
    4 结果第32-43页
        4.1 p53下游靶基因DRAM1调节砷化物刺激诱导的IKKα噬降解反应第32-34页
        4.2 ISG20L1调节砷化物刺激诱导的细胞自噬反应,但不介导IKKα的自噬降解反应第34-37页
        4.3 p53下游靶基因DAPK1调节砷化物刺激诱导的细胞自噬反应,但不介导IKKα的自噬降解反应第37-40页
        4.4 p53下游靶基因SESTRIN2不调节砷化物刺激诱导IKKα自噬降解反应第40-42页
        4.5 p53下游靶基因TIGAR不调节砷化物刺激诱导的IKKα自噬降解反应第42-43页
    5 讨论第43-45页
第二部分 调节砷化物诱导p53/DRAM1信号传递途径活化的蛋白激酶研究第45-56页
    1 材料和试剂第46页
    2 实验仪器第46-47页
    3 实验方法第47页
    4 结果第47-54页
        4.1 ATR调节砷化物刺激作用下p53的诱导活化,但不参与IKKα的自噬降解反应第47-49页
        4.2 CHK1调节砷化物刺激作用下p53/DRAM1信号传递途径的活化并进一步介导IKKα的自噬降解反应第49-50页
        4.3 LKB1调节砷化物刺激作用下p53/DRAM1信号传递途径的活化并进一步介导IKKα的自噬降解反应第50-51页
        4.4 PERK调节砷化物刺激作用下p53的诱导活化和细胞自噬反应,但不参与调控IKKα的自噬降解反应第51-52页
        4.5 AMPKα调节砷化物刺激作用下p53的诱导活化和细胞自噬反应,但不参与调控IKKα的自噬降解反应第52-53页
        4.6 p38K不调节砷化物刺激作用下p53诱导活化的IKKα自噬降解反应第53-54页
    5 讨论第54-56页
第三部分 砷化物诱导IKKα自噬降解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第56-71页
    1 材料和试剂第56-57页
    2 实验仪器第57页
    3 实验方法第57-59页
    4 结果第59-69页
        4.1 已知自噬受体p62、NBR1、NDP52、TOLLP等不参与砷化物刺激诱导的IKKα自噬降解反应第59-60页
        4.2 IKKα与自噬体和溶酶体表面标志性蛋白发生诱导性结合第60-61页
        4.3 IKKα与自噬体和溶酶体表面标志性蛋白的共定位第61-63页
        4.4 IKKα的激酶活性决定其在砷化物刺激作用下发生自噬降解反应第63-64页
        4.5 IKKα-KD在砷化物刺激作用下的表达变化研究第64-66页
        4.6 IKKα-KD与自噬体标志物LC3和溶酶体标志物LAMP1发生诱导性结合第66页
        4.7 CHK1、LKB1能够组成性结合IKKα,并与自噬体和溶酶体标志物LC3以及LAMP1发生诱导性结合反应第66-68页
        4.8 IKKα激酶结构域介导与CHK1和LKB1的结合反应第68-69页
    5 讨论第69-71页
第四部分 ISG20L1、DAPK1调节砷化物刺激诱导的IKKβ转录抑制及促细胞凋亡效应的分子机制研究第71-82页
    1 材料和试剂第71-72页
    2 实验仪器第72页
    3 实验方法第72-73页
    4 结果第73-79页
        4.1 ISG20L1、DAPK1通过调节p53/ETS-1 信号途径活化进而介导砷化物刺激诱导的IKKβ转录抑制反应第73-75页
        4.2 ISG20L1、DAPK1通过调节GADD45α/JNK信号途径的诱导活化介导砷化物刺激诱导的促细胞凋亡效应第75-76页
        4.3 砷化物刺激作用下ISG20L1/DAPK1/p53/ETS-1 形成多聚体复合物第76-79页
    5 讨论第79-82页
结论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94页
附录 1第94-96页
致谢第96-9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耐酸相关新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下一篇:新生儿肠道耐药基因调查及来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