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青萍的毒性效应及机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前言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3 本实验的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第2章 实验处理 | 第12-19页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12-14页 |
2.1.1 青萍的采集 | 第12页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2页 |
2.1.3 试剂与药品 | 第12-13页 |
2.1.4 Hoagland溶液及主要试剂的配置 | 第13-1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4-19页 |
2.2.1 浮萍的驯化和培养 | 第14页 |
2.2.2 生物量及根长的测定 | 第14页 |
2.2.3 光合活性的测定 | 第14-15页 |
2.2.4 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15页 |
2.2.5 质膜透性的测定 | 第15页 |
2.2.6 粗酶液的提取 | 第15-16页 |
2.2.7 酶活的测定 | 第16页 |
2.2.8 ROS和MDA含量的测定 | 第16-17页 |
2.2.9 类囊体膜的提取和BDE-47 处理 | 第17-18页 |
2.2.10 细胞亚显微结构的观察 | 第18页 |
2.2.11 统计方法 | 第18-19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 | 第19-32页 |
3.1 生理及毒理学方面 | 第19-23页 |
3.1.1 生物量和根长 | 第19-21页 |
3.1.2 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 | 第21-23页 |
3.2 光合活性 | 第23-24页 |
3.3 质膜透性 | 第24-26页 |
3.4 抗氧化酶和氧化平衡 | 第26-29页 |
3.5 PBDEs降解酶 | 第29-30页 |
3.6 对细胞质酶的直接毒性 | 第30-31页 |
3.7 细胞亚显微结构 | 第31-32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2-34页 |
4.1 毒性效应 | 第32页 |
4.2 毒性机制 | 第32-33页 |
4.3 适应能力 | 第33-3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4-35页 |
5.1 结论 | 第34页 |
5.2 展望 | 第34-35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英汉缩略语与名词对照 | 第41-42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