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评述第12-18页
        1.2.1 国内关于“市管县”体制及其弊端的相关研究第12-13页
        1.2.2 国内关于“市管县”体制改革思路的相关研究第13-14页
        1.2.3 国内关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意义的相关研究第14页
        1.2.4 国内关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改革思路的相关研究第14-16页
        1.2.5 国外关于地方政府管理体制的相关研究第16-17页
        1.2.6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简要评论第17-18页
    1.3 论文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8页
        1.3.1 论文的基本思路第18页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8页
    1.4 论文的基本结构与创新点第18-20页
        1.4.1 论文的基本结构第18-19页
        1.4.2 论文的创新点第19-20页
第2章 “省直管县”体制的内涵及其改革的理论基础第20-38页
    2.1 “省直管县”体制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0-23页
        2.1.1 “省直管县”体制的涵义第20页
        2.1.2 与“省直管县”体制相关的概念第20-23页
    2.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第23-38页
        2.2.1 制度变迁理论第23-27页
        2.2.2 行政组织理论第27-30页
        2.2.3 政府治理理论第30-33页
        2.2.4 社会公平理论第33-38页
第3章 “市管县”体制的实施及“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提出第38-55页
    3.1 “市管县”体制的界定及其演变过程第38-41页
        3.1.1 “市管县”体制的界定第38-39页
        3.1.2 “市管县”体制的演变过程第39-41页
    3.2 “市管县”体制实施的动因、方式及效果分析第41-48页
        3.2.1 “市管县”体制的动因第41-42页
        3.2.2 “市管县”体制的实施方式第42-43页
        3.2.3 “市管县”体制的实施范围第43-45页
        3.2.4 “市管县”体制实施的合理性和积极效果第45-48页
    3.3 “市管县”体制的弊端及其改革构想第48-51页
        3.3.1 “市管县”体制的弊端第48-50页
        3.3.2 “市管县”体制改革的构想第50-51页
    3.4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提出第51-55页
        3.4.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第51-52页
        3.4.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现实可行性第52-55页
第4章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现状与总体成效分析第55-65页
    4.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现状第55-58页
        4.1.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实施与进展第55-56页
        4.1.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范围与模式第56-57页
        4.1.3 “省直管县”各模式所涉县(市)数目第57-58页
    4.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典型做法及总体成效分析第58-65页
        4.2.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典型做法第58-63页
        4.2.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总体成效分析第63-65页
第5章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分析第65-76页
    5.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65-68页
        5.1.1 本应下放的权力未得到落实第65-66页
        5.1.2 县级政府财权与事权难以匹配第66-67页
        5.1.3 地级市同省级政府间以及县级与县级政府间的博弈增大第67-68页
        5.1.4 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的工作难度均有所加大第68页
    5.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成因第68-76页
        5.2.1 “省直管县”同“市管县”两种体制的摩擦第68-70页
        5.2.2 干部管理体制中的政治晋升博弈第70-71页
        5.2.3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滞后第71-73页
        5.2.4 管理权限的下放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第73-74页
        5.2.5 县级行政监督与权力约束监督机制尚未健全第74-76页
第6章 促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对策第76-93页
    6.1 明确“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原则与价值取向第76-79页
        6.1.1 明确“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原则第76-77页
        6.1.2 明确“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第77-79页
    6.2 科学界定省、市、县三级政府的权限与职责第79-84页
        6.2.1 构建有效政府第79-80页
        6.2.2 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第80-82页
        6.2.3 重新定位三级政府的职责第82-84页
    6.3 理顺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第84-87页
        6.3.1 科学定位县、市、省三级政府的财政职能第84-85页
        6.3.2 健全地方税收体系第85页
        6.3.3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第85-86页
        6.3.4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第86页
        6.3.5 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第86-87页
    6.4 提升县级政府执行力第87-90页
        6.4.1 准确界定县级政府执行力第87页
        6.4.2 科学认识县级政府政策执行流程的变化第87-88页
        6.4.3 转变县级政府治理理念并且优化县级政府工作机制第88-89页
        6.4.4 提升县级政府政策承接能力第89-90页
    6.5 完善相关综合配套改革措施第90-93页
        6.5.1 加快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与人事制度改革第90-91页
        6.5.2 合理界定市、县行政级别第91-92页
        6.5.3 适度调整垂直管理体制第92页
        6.5.4 妥善做好人员分流工作第92-93页
第7章 结论第93-97页
    7.1 “省直管县”体制是克服“市管县”体制弊端的改革构想第93-94页
    7.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加大地方政府间博弈第94-95页
    7.3 提升县级政府执行力有助于加快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进程第95页
    7.4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作者简介第108-10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铝/铁双电极周期换向电凝聚处理印染及制药废水研究
下一篇:辽河流域土地适宜性地球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