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碳纳米材料的发展 | 第9-11页 |
1.2 零维碳纳米材料 | 第11-14页 |
1.2.1 富勒烯的发展及应用 | 第11-12页 |
1.2.2 碳包覆金属纳米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 第12-13页 |
1.2.3 纳米金刚石的发展及应用 | 第13-14页 |
1.3 一维碳纳米材料 | 第14-17页 |
1.3.1 碳纳米管的发展及应用 | 第14-16页 |
1.3.2 碳纳米纤维的发展及应用 | 第16-17页 |
1.4 二维碳纳米材料 | 第17-18页 |
1.4.1 石墨烯的发展及应用 | 第17-18页 |
1.5 气相爆轰法合成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6 研究内容及选题意义 | 第19-21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6.2 选题意义 | 第20-21页 |
2 气相爆轰的理论和分析 | 第21-37页 |
2.1 可燃性气体的爆轰与爆燃 | 第21-23页 |
2.1.1 爆燃和爆轰 | 第21-22页 |
2.1.2 爆燃向爆轰的转变 | 第22-23页 |
2.2 可行性的初步设计 | 第23-25页 |
2.2.1 氧平衡 | 第23-24页 |
2.2.2 初始条件的控制 | 第24-25页 |
2.3 化学反应平衡状态分析 | 第25-31页 |
2.3.1 爆轰产物平衡组分的数值分析 | 第25-28页 |
2.3.2 最小自由能法判断化学反应方向 | 第28-30页 |
2.3.3 爆炸变化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的验证 | 第30-31页 |
2.4 气相爆轰参量的计算 | 第31-36页 |
2.4.1 爆轰波的经典理论 | 第31-32页 |
2.4.2 C-J爆轰参数的近似解 | 第32-34页 |
2.4.3 爆热和爆温的计算 | 第34-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3 气相爆轰合成多种形状的碳纳米颗粒的研究 | 第37-49页 |
3.1 实验设备、工艺和初始条件分析 | 第37-40页 |
3.1.1 实验设备和通入气体量的控制 | 第37-38页 |
3.1.2 实验工艺和初始条件分析 | 第38-40页 |
3.2 反应气体浓度对合成碳纳米材料的影响 | 第40-45页 |
3.2.1 物相分析 | 第40-41页 |
3.2.2 形貌分析 | 第41-45页 |
3.3 不同爆炸源对合成碳纳米材料的影响 | 第45-48页 |
3.3.1 物相分析 | 第45-46页 |
3.3.2 形貌分析 | 第46-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气相爆轰合成碳包覆铁纳米颗粒、碳纳米纤维、薄层石墨/石墨烯等研究 | 第49-63页 |
4.1 实验工艺和初始条件分析 | 第49-51页 |
4.2 反应气体浓度对合成碳纳米材料的影响 | 第51-56页 |
4.2.1 物相分析 | 第51-52页 |
4.2.2 形貌分析 | 第52-56页 |
4.3 二茂铁的量对合成碳纳米材料的影响 | 第56-61页 |
4.3.1 物相分析 | 第56-57页 |
4.3.2 形貌分析 | 第57-61页 |
4.4 气相爆轰合成碳纳米材料形成机理的简单讨论 | 第61-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A 一些物质的热力学数据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