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序言 | 第9-13页 |
1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水基润滑液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水基润滑添加剂的研究 | 第14-16页 |
1.2.2 水基润滑液的润滑机制研究 | 第16-17页 |
1.2.3 水基润滑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17页 |
1.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1.3.1 润滑状态的划分 | 第17-19页 |
1.3.2 边界润滑、薄膜润滑与混合润滑 | 第19-22页 |
1.3.3 磨损与润滑失效 | 第22页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22-2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2 试验添加剂的选择 | 第25-35页 |
2.1 本章引言 | 第25-26页 |
2.2 水的性质和摩擦学特性 | 第26-29页 |
2.2.1 水的物化性质 | 第26-27页 |
2.2.2 水的摩擦学性能 | 第27-29页 |
2.3 添加剂的选择与配制 | 第29-33页 |
2.3.1 表面活性剂化学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 第29-30页 |
2.3.2 摩擦改进剂的选择 | 第30-31页 |
2.3.3 极压抗磨剂的选择 | 第31-32页 |
2.3.4 水基润滑液的配制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3 聚醚与硼酸酯复配水溶液的成膜性能研究 | 第35-45页 |
3.1 本章引言 | 第35页 |
3.2 试验方案的设计 | 第35-37页 |
3.2.1 试验仪器及原理 | 第35-37页 |
3.2.2 试验的准备 | 第37页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42页 |
3.3.1 浓度对两种水溶液膜厚的影响 | 第37-39页 |
3.3.2 载荷对两种水溶液膜厚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3 线速度对膜厚的影响 | 第40-42页 |
3.4 讨论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 聚醚和硼酸酯复配水溶液的流变性能研究 | 第45-57页 |
4.1 本章引言 | 第45页 |
4.2 试验方案的设计 | 第45-47页 |
4.2.1 试验设备 | 第45-46页 |
4.2.2 牛顿特性试验 | 第46-47页 |
4.2.3 动力黏度的测量 | 第47页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7-55页 |
4.3.1 剪切力与剪切速率的关系 | 第47-49页 |
4.3.2 浓度对黏度与剪切速率之间关系的影响 | 第49-51页 |
4.3.3 温度对黏度与剪切速率之间关系的影响 | 第51-54页 |
4.3.4 CPOE与CPOE-BN水溶液流变性能的对比 | 第54-55页 |
4.4 讨论 | 第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5 聚醚与硼酸酯复配水溶液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 第57-85页 |
5.1 本章引言 | 第57页 |
5.2 试验方案的设计 | 第57-60页 |
5.2.1 减摩抗磨性能试验 | 第57-58页 |
5.2.2 极压性能试验 | 第58页 |
5.2.3 三维表面形貌试验 | 第58-59页 |
5.2.4 XPS分析试验 | 第59-60页 |
5.3 减摩抗磨性能分析 | 第60-72页 |
5.3.1 浓度对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 | 第60-65页 |
5.3.2 载荷对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 | 第65-68页 |
5.3.3 转速对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 | 第68-72页 |
5.4 稳定性能分析 | 第72-74页 |
5.5 极压性能分析 | 第74-75页 |
5.6 XPS分析 | 第75-81页 |
5.7 减摩抗磨机理讨论 | 第81-83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5-89页 |
6.1 结论 | 第85-86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86页 |
6.3 展望 | 第86-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附录A | 第93-95页 |
索引 | 第95-97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7-10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