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色旅游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四)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六) 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红色旅游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概述 | 第15-19页 |
(一) 旅游 | 第15-16页 |
1. 旅游的含义 | 第15页 |
2. 旅游的功能和意义 | 第15-16页 |
(二) 红色旅游 | 第16-17页 |
1. 红色旅游的含义 | 第16页 |
2. 红色旅游的功能 | 第16-17页 |
3. 红色旅游的意义 | 第17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 | 第17-19页 |
1.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第18页 |
2. 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红色旅游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分析 | 第19-34页 |
(一) 共同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二) 红色旅游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 | 第20-22页 |
1. 红色旅游的政治教育功能 | 第20-21页 |
2. 红色旅游的文化教育功能 | 第21页 |
3. 红色旅游的道德教育功能 | 第21-22页 |
4. 红色旅游的审美教育功能 | 第22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是红色旅游的基本目的 | 第22-28页 |
1. 爱国主义教育 | 第23-24页 |
2. 理想信念教育 | 第24-25页 |
3. 法制教育 | 第25-26页 |
4. 道德教育 | 第26-27页 |
5. 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 第27-28页 |
(四) 红色旅游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 第28-29页 |
1. 红色旅游突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形式 | 第28页 |
2. 红色旅游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 第28-29页 |
(五) 实例探究——以狼牙山为例 | 第29-34页 |
1. 选材原因 | 第30-31页 |
(1)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合一 | 第30-31页 |
(2)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 | 第31页 |
2. 案例分析 | 第31-34页 |
第四章 加强红色旅游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第34-42页 |
(一) 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1. 体制、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34页 |
2. 旅游景区服务不完善 | 第34-35页 |
3. 开发者价值观偏差 | 第35-36页 |
4. 参与主体划分不明确 | 第36页 |
(二) 完善红色旅游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第36-42页 |
1. 健全体制和法律法规 | 第36-37页 |
2. 完善景区服务 | 第37-38页 |
3. 调整开发者价值观 | 第38-39页 |
4. 明确参与主体划分 | 第39-42页 |
(1)青少年学生 | 第39-40页 |
(2)知识分子和领导干部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