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特征的匿名身份认证研究
| 致谢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1 绪论 | 第11-19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2 生物认证概述 | 第12-16页 |
| 1.2.1 生物认证流程 | 第12页 |
| 1.2.2 生物认证的基本概念 | 第12-14页 |
| 1.2.3 生物认证分类 | 第14-15页 |
| 1.2.4 生物认证技术的横向比较 | 第15-16页 |
| 1.3 生物认证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16-17页 |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 1.5 论文结构 | 第18-19页 |
| 2 生物认证系统安全性 | 第19-30页 |
| 2.1 生物特征认证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 第19-21页 |
| 2.1.1 传统生物特征认证系统的缺陷 | 第19-20页 |
| 2.1.2 针对生物认证系统的攻击 | 第20-21页 |
| 2.2 生物模板的保护 | 第21-24页 |
| 2.2.1 生物模板的安全需求 | 第22页 |
| 2.2.2 生物模板的保护方法 | 第22-24页 |
| 2.3 匿名生物特征身份认证系统 | 第24-29页 |
| 2.3.1 系统概述 | 第24-25页 |
| 2.3.2 相关概念和加密算法 | 第25-29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基于同态加密的匿名生物身份认证 | 第30-42页 |
| 3.1 系统算法 | 第30-34页 |
| 3.1.1 汉明距离 | 第30-31页 |
| 3.1.2 位提取 | 第31-32页 |
| 3.1.3 阈值比较 | 第32页 |
| 3.1.4 整体算法 | 第32-34页 |
| 3.2 K匿名化生物特征身份认证 | 第34-41页 |
| 3.2.1 系统框架 | 第34-35页 |
| 3.2.2 K匿名量化 | 第35-38页 |
| 3.2.3 安全索引 | 第38-41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4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42-49页 |
| 4.1 人脸数据库 | 第42页 |
| 4.2 实验步骤 | 第42-43页 |
| 4.3 结果分析 | 第43-48页 |
| 4.3.1 加密域处理 | 第43-44页 |
| 4.3.2 K匿名量化 | 第44-4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49-50页 |
| 5.1 工作总结 | 第49页 |
| 5.2 工作展望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4-56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