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小额信贷创新发展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次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小额信贷相关理论 | 第15-22页 |
2.1 小额信贷概述 | 第15页 |
2.2 基础理论 | 第15-17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5-16页 |
2.2.2 交易费用 | 第16-17页 |
2.3 微型金融概述 | 第17-19页 |
2.3.1 微型金融 | 第17-19页 |
2.4 普惠金融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2.4.1 普惠金融 | 第19页 |
2.4.2 惠普金融与小额信贷的关系 | 第19-22页 |
3 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小额信贷供需分析 | 第22-36页 |
3.1 农村小额信贷需求主体分析 | 第22-24页 |
3.1.1 需求主体 | 第22-23页 |
3.1.2 农村信贷需求特征分析 | 第23-24页 |
3.2 农村小额信贷供给主体分析 | 第24-30页 |
3.2.1 供给主体 | 第24-29页 |
3.2.2 供给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3.3 农村小额信贷供需失衡及其原因分析 | 第30-36页 |
3.3.1 农村小额信贷供需失衡的体现 | 第30-33页 |
3.3.2 农村小额信贷供需失衡原因分析 | 第33-36页 |
4 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52页 |
4.1 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概述 | 第36-37页 |
4.2 国外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 | 第37-42页 |
4.3 国内农村小额信贷总体发展现状 | 第42-45页 |
4.4 影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 | 第45-52页 |
4.4.1 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49页 |
4.4.2 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2页 |
5 农村小额信贷创新发展建议 | 第52-59页 |
5.1 金融组织机构方面的创新 | 第52-53页 |
5.1.1 大力发展小额信贷机构 | 第52页 |
5.1.2 完善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机制 | 第52页 |
5.1.3 加快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步伐 | 第52-53页 |
5.1.4 优化银行营业网点配置,延伸服务网络 | 第53页 |
5.2 创新小额信贷的产品 | 第53-54页 |
5.3 完善农村小额信贷担保体系 | 第54页 |
5.3.1 创新农村小额信贷担保组织建设 | 第54页 |
5.3.2 创新农村小额信贷担保形式 | 第54页 |
5.3.3 建立有效的农村小额信贷风险补偿机制 | 第54页 |
5.4 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 | 第54-57页 |
5.4.1 完善农村征信体系 | 第54-55页 |
5.4.2 完善农村抵押登记体系 | 第55-56页 |
5.4.3 完善农业保险 | 第56-57页 |
5.5 加大政策引导力度 | 第57-59页 |
5.5.1 对小额信贷比例的强制性规定 | 第57页 |
5.5.2 设立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作者简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