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特殊条件下的基础论文

重塑黄土湿陷模型试验与湿陷性评价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湿陷性黄土试验研究第10-12页
        1.2.2 黄土湿陷性评价研究第12-13页
        1.2.3 黄土湿陷性与其微结构的关系研究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4-17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2 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二章 重塑黄土湿陷变形过程模型试验第17-43页
    2.1 试验目的与关键技术第17页
    2.2 模型介绍第17-21页
        2.2.1 试验装置第17-18页
        2.2.2 监测系统第18-21页
    2.3 方案设计第21-25页
        2.3.1 取样与配制第21-22页
        2.3.2 仪器装配与调试第22-23页
        2.3.3 填土与监测系统的布置第23-24页
        2.3.4 浸水与观测第24-25页
    2.4 黄土水分下渗规律分析第25-27页
        2.4.1 浸水量与时间的关系第25-26页
        2.4.2 下渗锋面位移H与时间T的关系第26-27页
    2.5 黄土土水特征分析第27-38页
        2.5.1 黄土土水特征与其湿陷性的关系研究第27-28页
        2.5.2 黄土不同深度体积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第28-31页
        2.5.3 黄土不同深度土水特征曲线的变化规律第31-35页
        2.5.4 黄土非饱和渗透系数与基质吸力的关系第35-38页
    2.6 黄土自重湿陷特征分析第38-41页
    2.7 小结第41-43页
第三章 重塑黄土湿陷变形数值模拟分析第43-48页
    3.1 模拟软件简介第43页
    3.2 基于SEEP的建模与网格划分第43-44页
    3.3 边界条件及材料参数确定第44页
    3.4 渗流模拟结果第44-45页
    3.5 耦合SIGMA计算湿陷量第45-46页
    3.6 自重湿陷量差异分析第46页
    3.7 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重塑黄土湿陷变形的微观机理研究第48-66页
    4.1 黄土的反复湿陷试验第48-50页
    4.2 微结构对湿陷性的影响第50页
    4.3 重塑黄土的CT扫描第50-51页
    4.4 CT图像定性分析第51-53页
    4.5 重塑黄土的电镜扫描第53-54页
    4.6 图像处理软件IPP介绍第54-57页
    4.7 基于IPP的图像分析第57-64页
        4.7.1 微观参数的定义与计算第57页
        4.7.2 图像选择与定量分析第57-64页
    4.8 小结第64-66页
第五章 重塑黄土自重湿陷性评价方法探讨第66-72页
    5.1 黄土的自重湿陷试验第66-68页
    5.2 黄土的自重湿陷量计算第68页
    5.3 自重湿陷量差异分析第68页
    5.4 基于模型试验的湿陷性评价模型第68-71页
        5.4.1 评价模型的基本思路与假定第68-69页
        5.4.2 评价模型的建立及计算公式第69-70页
        5.4.3 评价模型的验证第70-71页
    5.5 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5页
    6.1 结论第72-74页
    6.2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塑黄土与石灰改良黄土压缩特性及其微观结构试验研究
下一篇:重塑黄土的渗透特性研究--以延安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