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原子核物理学、高能物理学论文--高能物理学论文--粒子类型论文--轻子论文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能量非线性响应模型的研究及sin213的拟合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8页
    1.1 中微子物理理论第8-12页
        1.1.1 中微子物理与中微子振荡简史第8-9页
        1.1.2 标准模型下的中微子第9-10页
        1.1.3 超出标准模型的中微子第10-12页
    1.2 中微子源和探测第12-17页
        1.2.1 中微子的探测手段第12-13页
        1.2.2 太阳中微子第13-14页
        1.2.3 大气中微子第14页
        1.2.4 加速器中微子第14-15页
        1.2.5 反应堆中微子第15-16页
        1.2.6 其他来源的中微子第16页
        1.2.7 中微子物理的发展方向第16-17页
    1.3 论文的内容和结构第17-18页
第2章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第18-25页
    2.1 物理目标和意义第18页
    2.2 总体布局和探测器设计第18-23页
        2.2.1 实验原理与总体设计第18-20页
        2.2.2 反中微子探测器系统第20-21页
        2.2.3 反符合探测器系统第21-22页
        2.2.4 电子学系统第22-23页
    2.3 中心探测器内的物理过程和物理事例第23-24页
        2.3.1 液闪发光过程第23页
        2.3.2 反中微子事例第23-24页
        2.3.3 本底事例及来源第24页
    2.4 实验进展和最新结果第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反中微子探测器的能量刻度与能量模型的建立第25-41页
    3.1 光电倍增管的刻度第25-28页
        3.1.1 光电倍增管的Flasher现象及其修正第25-26页
        3.1.2 增益刻度第26-27页
        3.1.3 电荷选择及电子学非线性的来源第27-28页
    3.2 探测器的能量刻度第28-31页
        3.2.1 能标刻度第28-29页
        3.2.2 非均匀性刻度第29页
        3.2.3 非线性刻度第29-31页
    3.3 能量非线性模型第31-36页
    3.4 FADC数据分析和电子学非线性的刻度第36-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sin~2 2θ_(13)的拟合第41-53页
    4.1 IBD事例挑选第41-43页
    4.2 本底研究第43-47页
    4.3 反应堆物理和预期中微子能谱第47-48页
    4.4 反应堆中微子振荡的发现第48-49页
    4.5 sin~2 2θ_(13)的拟合第49-51页
        4.5.1 x~2 拟合第49-50页
        4.5.2 MCMC拟合第50-51页
    4.6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HIC能区正反粒子椭圆流的模拟研究
下一篇:径向激发矢量介子D和B介子强衰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