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轨道几何变形检测中的轨距点定位算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4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2 轨道几何变形检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第12页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与方法第12页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页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2-14页
2 基于机器视觉的轨道几何变形检测系统第14-24页
    2.1 机器视觉概述第14-15页
        2.1.1 机器视觉简介第14-15页
        2.1.2 机器视觉原理及视觉检测系统构成第15页
    2.2 基于机器视觉的轨道几何变形检测系统第15-17页
        2.2.1 基于机器视觉的轨道几何变形检测系统构成第15-16页
        2.2.2 实验室轨距点检测装置设计第16-17页
    2.3 检测系统的摄像机标定第17-22页
        2.3.1 摄像机成像模型第17-19页
        2.3.2 三坐标系代数转换关系第19-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4页
3 理想状态下的轨距点定位算法研究第24-35页
    3.1 钢轨轮廓图像预处理第24-30页
        3.1.1 钢轨轮廓图像灰度变换第24-28页
        3.1.2 钢轨灰度图像的图像分割第28-30页
    3.2 单像素激光光带中心线的提取第30-33页
        3.2.1 光带中心线的提取第30-31页
        3.2.2 单像素钢轨轮廓图像的矫正第31-33页
    3.3 激光光带坐标提取及轨距点定位第33-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4 轨道几何变形状态下的轨距点定位算法第35-45页
    4.1 轨顶面缺损的钢轨轮廓的修复处理第35-37页
        4.1.1 曲线拟合算法第36页
        4.1.2 缺损轨顶面的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第36-37页
    4.2 轨头缺损的钢轨轮廓修复处理第37-42页
        4.2.1 滚动预测第38-39页
        4.2.2 Elman神经网络第39页
        4.2.3 轨头缺损轮廓的Elman神经网络预测第39-42页
    4.3 有缺损钢轨轮廓的轨距点定位第42-43页
        4.3.1 轨顶面缺损的轨距点定位算法第42页
        4.3.2 轨头缺损的轨距点定位算法第42-43页
    4.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5 轨距点检测精度分析第45-56页
    5.1 外界线路变换对轨距点检测精度影响分析第45-55页
        5.1.1 振动对轨距点检测精度的影响第45-48页
        5.1.2 振动位移实验第48-52页
        5.1.3 车体偏转对轨距点定位精度的影响分析第52-54页
        5.1.4 偏转实验第54-55页
    5.2 轨距点定位算法精度分析第55页
    5.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结论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读者检索借阅研究
下一篇: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群落特征及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