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1章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界定 | 第10-18页 |
1.1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概念 | 第10-12页 |
1.1.1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涵义 | 第10-11页 |
1.1.2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特征 | 第11-12页 |
1.2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性质 | 第12-18页 |
1.2.1 学界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性质的争议 | 第12-14页 |
1.2.2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性质之我见 | 第14-18页 |
第2章 我国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制度的评析 | 第18-26页 |
2.1 我国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制度的确立、强化及发展 | 第18-22页 |
2.1.1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制度的确立 | 第18页 |
2.1.2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制度的强化 | 第18-19页 |
2.1.3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制度的发展 | 第19-22页 |
2.2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制度价值 | 第22-23页 |
2.2.1 通过对特殊主体的优先保护实现公平价值 | 第22页 |
2.2.2 通过推动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实现秩序价值 | 第22-23页 |
2.3 我国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制度立法上的缺陷 | 第23-26页 |
2.3.1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主体不够明确 | 第23-24页 |
2.3.2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客体范围不够清晰 | 第24页 |
2.3.3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债权范围不够合理 | 第24-26页 |
第3章 我国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制度的完善 | 第26-33页 |
3.1 明确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主体 | 第26-29页 |
3.1.1 工程勘察人、设计人不享有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 | 第26-27页 |
3.1.2 工程分包人不应是也无需作为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主体 | 第27-28页 |
3.1.3 实际施工人不是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主体 | 第28-29页 |
3.2 细化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标的物 | 第29-31页 |
3.2.1 明确不宜折价、拍卖的建设工程类型 | 第29-30页 |
3.2.2 未竣工工程应是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客体 | 第30-31页 |
3.3 健全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的债权范围 | 第31-33页 |
3.3.1 明确垫资属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的范围 | 第31页 |
3.3.2 承包人的预期利润不属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的债权范围 | 第31-32页 |
3.3.3 工程质量保证金不属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的债权范围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