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若干联吡啶类配体及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电子结构与光电性质的研究

第一章 前 言第7-36页
    第 1 节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发光第8-21页
        1.1.1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发光原理第8-15页
            1.1.1.1 过渡金属离子的配位场效应第8-9页
            1.1.1.2 过渡金属配合物中的电荷跃迁方式第9-10页
            1.1.1.3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基本发光原理第10-14页
            1.1.1.4 过渡金属配合物发光分子的设计第14-15页
        1.1.2 电致磷光过渡金属配合物第15-21页
            1.1.2.1 Os 配合物第17页
            1.1.2.2 Ir 配合物第17-18页
            1.1.2.3 Ru 配合物第18-19页
            1.1.2.4 Pt 配合物第19-20页
            1.1.2.5 其它重金属配合物第20-21页
    第 2 节 高分子化的电致发光金属配合物第21-29页
        1.2.1 高分子化过渡金属配合物第21-29页
            1.2.1.1 按照高分子化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分类第21-25页
            1.2.1.2 按照高分子化的电致发光金属配合物的配体的分类第25-29页
        1.2.2 高分子化发光金属配合物的分子设计第29页
    第 3 节 含金属配位单元的共轭聚合物同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第29-34页
    第 4 节 本论文的设计和思路第34-36页
第二章 实验用试剂和测试仪器第36-39页
    第 1 节 实验用试剂和药品第36页
    第 2 节 实验用测试仪器第36-39页
第三章 有机磷光小分子 Re 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电性能第39-62页
    第 1 节 引言第39页
    第 2 节 理论基础及实验思想第39-41页
    第 3 节 结果与讨论第41-62页
        3.3.1 Re(I)配合物的结构特征第41-43页
        3.3.2 Re (I)配合物的光学性能第43-45页
        3.3.3 Re (I)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第45-62页
第四章 高分子 Re(I)配合物主链含 Re(I)配合物的共轭聚合物第62-85页
    第 1 节 引言第62页
    第 2 节 理论基础及实验思想第62-65页
    第 3 节 结果与讨论第65-81页
        4.3.1 高分子化 Re(I)配合物的结构特征第65-67页
            4.3.1.1 氢谱第65-67页
            4.3.1.2 红外光谱第67页
        4.3.2 高分子化 Re(I)配合物的光学性能第67-76页
            4.3.2.1 吸收光谱第67-70页
            4.3.2.2 荧光光谱第70-76页
        4.3.3 高分子化 Re(I)配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能第76-79页
        4.3.4 聚合物(P2)[Re]X的光电压谱(SPS)第79-81页
    第 4 节 高分子化 Re (I)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81-85页
第五章 含金属配位单元的共轭聚合物同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第85-104页
    第 1 节 引言第85页
    第 2 节 结果与讨论第85-96页
        5.2.1 含金属配位单元的共轭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第85-86页
        5.2.2 实验方法及原理第86-87页
            5.3.2.1 方法第86-87页
            5.3.2.2 原理第87页
        5.2.3 聚合物 P1 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第87-89页
        5.2.4 聚合物 P2 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第89-92页
        5.2.5 kb的计算第92-94页
        5.2.6 ksv 的计算第94-96页
    第 3 节 P1 的“H+效应”的研究第96-101页
    第 4 节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101-104页
        5.4.1 单体的合成第101页
        5.4.2 聚合物 P1、P2 的合成第101-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作者简介第114-11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15-118页
中文摘要第118-120页
英文摘要第120页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K2α在人甲状腺肿瘤的表达及其在癌转移中的作用
下一篇: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瓣膜置换术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