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党的基层工作论文

新形势下基层党建考评工作的问题及优化--基于山东省菏泽市实践探索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一、导论第10-18页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2. 选题意义第11-12页
    (二) 研究现状综述第12-15页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5-17页
        1. 研究内容第15页
        2. 基本框架第15-16页
        3. 研究方法第16-17页
    (四) 创新之处第17-18页
二、新形势下基层党建考评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实践意义第18-28页
    (一) 基层党建考评工作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8-20页
        1. 基层党的建设理论第18页
        2. 公共部门绩效考核理论第18-19页
        3. 目标管理理论第19页
        4. 基层党建考评工作构成第19-20页
    (二) 推进基层党建考评工作:新形势提出新要求第20-25页
        1. 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要求党建考评更具针对性第20-21页
        2. 执政意识彰显依法治国,要求党建考评更具民主性第21-22页
        3. 发展理念突出科学长远,要求党建考评更具全面性第22-23页
        4. 基层党建强调真抓严管,要求党建考评更具整体性第23-24页
        5. 反腐斗争呈现高压态势,要求党建考评更具制度性第24-25页
    (三) 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考评工作的实践意义第25-28页
        1. 宏观层面第25-26页
        2. 微观层面第26-28页
三、我国基层党建考评工作的实施办法及问题分析第28-34页
    (一) 当前我国基层党建考评工作的实施办法第28-30页
        1. 主要环节第28-29页
        2. 发展趋势第29-30页
    (二) 当前基层党建考评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第30-32页
        1. 考评主体缺乏广泛性、代表性和公信度第30页
        2. 考评指标缺乏导向性、针对性和关联度第30-31页
        3. 考评方法缺乏系统性、实践性和灵活度第31-32页
        4. 结果运用缺乏激励性、严肃性和公正度第32页
    (三) 基层党建考评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2-34页
        1. 党建考评体系不统一第32页
        2. 党建职责履行不到位第32-33页
        3. 党建保障机制不健全第33-34页
四、山东省菏泽市基层党建考评工作的实践探索第34-46页
    (一) 菏泽市概况第34页
    (二) 菏泽市改进基层党建考评工作的基本思路第34-36页
        1. 在考评主体上突出一主多元第34-35页
        2. 在考评方法上突出动静结合第35页
        3. 在考评指标上突出以点带面第35-36页
        4. 在结果运用上突出刚性执行第36页
        5. 在权重确定上突出科学合理第36页
    (三) 菏泽市基层党建考评办法的确立第36-39页
        1. 总体目标要求第36-37页
        2. 基本遵循原则第37页
        3. 确定考评方法第37-39页
    (四) 菏泽市基层党建考评工作的实施第39-43页
        1. 实施过程第39-41页
        2. 实施效果第41-43页
    (五) 菏泽市基层党建考评工作实践探索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之处第43-46页
        1. 在指标设定上不够精准第43页
        2. 在结果运用上存在制约第43-44页
        3. 在工作落实上有所偏差第44-45页
        4. 在后勤服务上欠缺保障第45-46页
五、新形势下基层党建考评工作优化的路径选择第46-50页
    (一) 明确参与主体,健全群众参与机制,实现考评主体多元化第46-47页
        1. 从作用上,充分体现党员主体性第46页
        2. 从结构上,充分体现群众代表性第46-47页
        3. 从权重上,充分体现评价互补性第47页
    (二) 分类设置内容,健全指标设置机制,实现考评标准导向化第47-48页
        1. 坚持统分结合和因地制宜相统一第47页
        2. 坚持应势利导和适度前瞻相统一第47页
        3. 坚持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统一第47-48页
    (三) 科学设定程序,健全动态评价机制,实现考评手段立体化第48-49页
        1. 实行集中考评与日常考评相结合第48页
        2. 实行综合考评与重点考评相结合第48页
        3. 实行开门考核与内部考核相结合第48-49页
    (四) 强化结果运用,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实现考评奖惩权威化第49-50页
        1. 压实党委书记责任第49页
        2. 完善激励约束方法第49页
        3. 创新申诉复议机制第49-50页
六、结语第50-51页
注释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附件第55-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研究
下一篇: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与联合高强度传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