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导论 | 第10-18页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5页 |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2. 基本框架 | 第15-16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四)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二、新形势下基层党建考评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实践意义 | 第18-28页 |
(一) 基层党建考评工作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1. 基层党的建设理论 | 第18页 |
2. 公共部门绩效考核理论 | 第18-19页 |
3. 目标管理理论 | 第19页 |
4. 基层党建考评工作构成 | 第19-20页 |
(二) 推进基层党建考评工作:新形势提出新要求 | 第20-25页 |
1. 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要求党建考评更具针对性 | 第20-21页 |
2. 执政意识彰显依法治国,要求党建考评更具民主性 | 第21-22页 |
3. 发展理念突出科学长远,要求党建考评更具全面性 | 第22-23页 |
4. 基层党建强调真抓严管,要求党建考评更具整体性 | 第23-24页 |
5. 反腐斗争呈现高压态势,要求党建考评更具制度性 | 第24-25页 |
(三) 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考评工作的实践意义 | 第25-28页 |
1. 宏观层面 | 第25-26页 |
2. 微观层面 | 第26-28页 |
三、我国基层党建考评工作的实施办法及问题分析 | 第28-34页 |
(一) 当前我国基层党建考评工作的实施办法 | 第28-30页 |
1. 主要环节 | 第28-29页 |
2. 发展趋势 | 第29-30页 |
(二) 当前基层党建考评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 | 第30-32页 |
1. 考评主体缺乏广泛性、代表性和公信度 | 第30页 |
2. 考评指标缺乏导向性、针对性和关联度 | 第30-31页 |
3. 考评方法缺乏系统性、实践性和灵活度 | 第31-32页 |
4. 结果运用缺乏激励性、严肃性和公正度 | 第32页 |
(三) 基层党建考评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1. 党建考评体系不统一 | 第32页 |
2. 党建职责履行不到位 | 第32-33页 |
3. 党建保障机制不健全 | 第33-34页 |
四、山东省菏泽市基层党建考评工作的实践探索 | 第34-46页 |
(一) 菏泽市概况 | 第34页 |
(二) 菏泽市改进基层党建考评工作的基本思路 | 第34-36页 |
1. 在考评主体上突出一主多元 | 第34-35页 |
2. 在考评方法上突出动静结合 | 第35页 |
3. 在考评指标上突出以点带面 | 第35-36页 |
4. 在结果运用上突出刚性执行 | 第36页 |
5. 在权重确定上突出科学合理 | 第36页 |
(三) 菏泽市基层党建考评办法的确立 | 第36-39页 |
1. 总体目标要求 | 第36-37页 |
2. 基本遵循原则 | 第37页 |
3. 确定考评方法 | 第37-39页 |
(四) 菏泽市基层党建考评工作的实施 | 第39-43页 |
1. 实施过程 | 第39-41页 |
2. 实施效果 | 第41-43页 |
(五) 菏泽市基层党建考评工作实践探索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之处 | 第43-46页 |
1. 在指标设定上不够精准 | 第43页 |
2. 在结果运用上存在制约 | 第43-44页 |
3. 在工作落实上有所偏差 | 第44-45页 |
4. 在后勤服务上欠缺保障 | 第45-46页 |
五、新形势下基层党建考评工作优化的路径选择 | 第46-50页 |
(一) 明确参与主体,健全群众参与机制,实现考评主体多元化 | 第46-47页 |
1. 从作用上,充分体现党员主体性 | 第46页 |
2. 从结构上,充分体现群众代表性 | 第46-47页 |
3. 从权重上,充分体现评价互补性 | 第47页 |
(二) 分类设置内容,健全指标设置机制,实现考评标准导向化 | 第47-48页 |
1. 坚持统分结合和因地制宜相统一 | 第47页 |
2. 坚持应势利导和适度前瞻相统一 | 第47页 |
3. 坚持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统一 | 第47-48页 |
(三) 科学设定程序,健全动态评价机制,实现考评手段立体化 | 第48-49页 |
1. 实行集中考评与日常考评相结合 | 第48页 |
2. 实行综合考评与重点考评相结合 | 第48页 |
3. 实行开门考核与内部考核相结合 | 第48-49页 |
(四) 强化结果运用,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实现考评奖惩权威化 | 第49-50页 |
1. 压实党委书记责任 | 第49页 |
2. 完善激励约束方法 | 第49页 |
3. 创新申诉复议机制 | 第49-50页 |
六、结语 | 第50-51页 |
注释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件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