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2页 |
| 1.bFGF单抗 | 第11页 |
| 2.bFGF单抗与肿瘤 | 第11-14页 |
| ·bFGF单抗与肿瘤血管新生 | 第11-12页 |
| ·抗肿瘤血管新生药物 | 第12-13页 |
| ·bFGF单抗与黑色素瘤 | 第13页 |
| ·bFGF单抗与靶向治疗 | 第13-14页 |
| 3 免疫逃逸 | 第14-16页 |
| ·髓系抑制细胞 | 第14-15页 |
|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 第15页 |
| ·血管生成抑制剂与MDSC | 第15-16页 |
| 4 肿瘤与化疗 | 第16-18页 |
| ·化疗药物特性比较 | 第17页 |
| ·bFGF抗体与肿瘤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 | 第17-18页 |
| 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6 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20-21页 |
| 7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BFGF MAB与化疗药物体外联合抑制肿瘤的作用研究 | 第22-40页 |
| 1.材料 | 第22-25页 |
| ·主要细胞 | 第22页 |
| ·主要试剂 | 第22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3-25页 |
| 2.方法 | 第25-30页 |
| ·腹水型单抗的制备 | 第25-26页 |
| ·抗体纯化 | 第26-27页 |
| ·样品超滤及浓度测定 | 第27-28页 |
| ·SDS检测抗体纯度 | 第28页 |
| ·抗体效价的测定 | 第28-29页 |
| ·三种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分析 | 第29-30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30-38页 |
| ·纯化抗体的纯度鉴定 | 第30-31页 |
| ·抗体的浓度测定 | 第31-32页 |
| ·抗体效价的测定 | 第32-33页 |
| ·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分析 | 第33-35页 |
| ·肺癌LL/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分析 | 第35-36页 |
| ·结肠癌Colo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分析 | 第36-38页 |
| 4 讨论 | 第38-40页 |
| 第三章 BFGF单抗与化疗药物体内联合抑制肿瘤的作用研究 | 第40-60页 |
| 1 材料 | 第40-41页 |
| ·细胞株与动物 | 第40页 |
| ·主要试剂 | 第40页 |
| ·主要仪器 | 第40页 |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40-41页 |
| 2 方法 | 第41-43页 |
| ·细胞培养 | 第41页 |
| ·bFGF抗体三种不同注射方式在体内的情况 | 第41页 |
| ·bFGF单抗与化疗药物联合作用对小鼠黑色素瘤实体瘤的影响 | 第41-43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43-57页 |
| ·三种不同方式注射bFGF抗体效果比较 | 第43-44页 |
| ·bFGF单抗与化疗药物联合作用 | 第44-54页 |
| ·不同时间点开始给药对肿瘤抑制效果的比较 | 第54-57页 |
| 4 讨论 | 第57-60页 |
| 第四章 抗体作用机理的分析 | 第60-74页 |
| 1. 材料 | 第60页 |
| ·细胞株与动物 | 第60页 |
| ·主要试剂 | 第60页 |
| ·主要仪器 | 第60页 |
| 2 方法 | 第60-63页 |
| ·流式检测细胞凋亡与免疫逃逸 | 第60-62页 |
| ·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信号通路的变化 | 第62-63页 |
| 3. 结果 | 第63-72页 |
| ·不同药物处理组对不同来源的淋巴细胞的影响 | 第63-68页 |
| ·Annexin V-FITC/PI检测小鼠肿瘤细胞凋亡 | 第68-71页 |
| ·westernblot结果 | 第71-72页 |
| 4.讨论 | 第72-74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 英文缩略表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5页 |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85页 |
| 在校期间参加学术活动 | 第85-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