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绪论 | 第11-14页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女性画家与中国当代女性主义画家绘画的发展概述 | 第14-18页 |
(一)民国时期女性画家绘画的整体发展特点 | 第14-15页 |
(二)中国当代女性画家绘画的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三)两个不同时期的女性绘画群体在艺术创作中的继承与发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女性画家与中国当代女性画家的相同点及在艺术创作上的体现 | 第18-27页 |
(一)由思想文化运动带来的艺术发展契机 | 第18-19页 |
(二)女性绘画作品中独特的生活空间展示 | 第19-21页 |
(三)自怜与自恋的题材的选取 | 第21-23页 |
(四)艺术创作中的民族性 | 第23-27页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女性画家与中国当代女性画家的不同点及在艺术创作上的体现 | 第27-34页 |
(一)社会时代背景的不同及对女性画家艺术发展影响的表现 | 第27-29页 |
(二)文化结构与经济能力的不同 | 第29-30页 |
(三)从边缘走向半边天 | 第30-31页 |
(四)冲破性别和身份的壁垒 | 第31-34页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与中国当代的社会形态与女性画家的艺术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 第34-39页 |
(一)民国时期的社会形态对女性画家艺术发展的影响 | 第34-35页 |
(二)中国当代的社会形态对女性画家艺术发展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三)两个时期的女性画家的艺术发展促进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 | 第36-39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6-47页 |
毕业创作作品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