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交流电机论文--同步电机论文

基于XMC4500永磁同步电机交流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交流伺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1-16页
        1.2.1 电机制造技术第12-13页
        1.2.2 功率半导体器件第13页
        1.2.3 数字控制器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4 矢量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5 位置检测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本文章节安排第16-17页
第2章 PMSM数学模型及SVPWM技术第17-31页
    2.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第17-20页
        2.1.1 永磁同步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中数学模型第17页
        2.1.2 永磁同步电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模型第17-19页
        2.1.3 永磁同步电机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模型第19-20页
    2.2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第20-22页
    2.3 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SVPWM )控制技术第22-30页
        2.3.1 合成电压空间矢量第22-23页
        2.3.2 基本电压矢量的空间分布第23-24页
        2.3.3 期望电压矢量所在扇区的判断第24-26页
        2.3.4 电压矢量的合成与作用时间的计算第26-27页
        2.3.5 非零基本矢量与零矢量的作用顺序第27-29页
        2.3.6 SVPWM的生成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第31-46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硬件总体设计方案第31-32页
    3.3 控制板硬件设计第32-36页
        3.3.1 电源与功率接口第32-33页
        3.3.2 XMC4500最小系统第33页
        3.3.3 复位/启动与调试第33-34页
        3.3.4 旋转变压器接口第34-36页
        3.3.5 通讯接口第36页
    3.4 功率板设计第36-45页
        3.4.1 整流滤波电路第36-37页
        3.4.2 逆变与驱动电路第37-41页
        3.4.3 电流检测电路第41-42页
        3.4.4 隔离电路第42页
        3.4.5 保护电路第42-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交流伺服系统软件设计第46-55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主程序设计第46-50页
        4.2.1 DSD初始化和角位置解调第46-48页
        4.2.2 CCU8初始化和SVPWM产生第48-49页
        4.2.3 ADC初始化与电流采样第49-50页
    4.3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第50-53页
        4.3.1 母线过流处理第51-52页
        4.3.2 母线过压处理第52-53页
        4.3.3 SVPWM生成子程序第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5章 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分析第55-69页
    5.1 引言第55页
    5.2 仿真结果分析第55-60页
        5.2.1 坐标变换模型第55页
        5.2.2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生成模型第55-58页
        5.2.3 矢量控制双闭环系统模型第58-59页
        5.2.4 系统特性分析第59-60页
    5.3 实验结果分析第60-68页
        5.3.1 旋转变压器与角度位置解调第61-64页
        5.3.2 电机上电测试第64-68页
    5.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战国纵横家书》副词研究
下一篇:应用显微CT分析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术中骨髓清除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