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Cu7型各向同性SmFeN的热稳定性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30页 |
1.1 稀土永磁材料 | 第12-16页 |
1.1.1 稀土永磁材料概述 | 第12-14页 |
1.1.2 SmFeN永磁的发展 | 第14-16页 |
1.2 TbCu_7各向同性SmFeN的研究 | 第16-20页 |
1.2.1 TbCu_7型晶体结构 | 第16-17页 |
1.2.2 Sm(Fe,M)_9化合物 | 第17-19页 |
1.2.3 元素复合添加型SmFeN | 第19-20页 |
1.3 SmFeN的制备工艺 | 第20-22页 |
1.3.1 经典制备方法 | 第20-22页 |
1.3.2 新工艺的发展 | 第22页 |
1.4 TbCu_7型各向同性SmFeN热稳定性 | 第22-28页 |
1.4.1 永磁材料热稳定性的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1.4.2 永磁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1.4.3 元素添加对SmFeN热稳定性影响 | 第27-28页 |
1.5 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28-29页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2 实验方案 | 第30-36页 |
2.1 实验设计思路 | 第30页 |
2.2 实验过程及方法 | 第30-31页 |
2.2.1 母合金制备 | 第30-31页 |
2.2.2 熔体快淬 | 第31页 |
2.2.3 热处理及渗氮处理 | 第31页 |
2.2.4 粘结磁体制备与测试 | 第31页 |
2.3 实验设备与分析 | 第31-36页 |
2.3.1 真空单辊旋淬系统 | 第31-32页 |
2.3.2 高温永磁测量仪 | 第32页 |
2.3.3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2-33页 |
2.3.4 振动样品磁强计 | 第33页 |
2.3.5 透射电子显微电镜 | 第33-34页 |
2.3.6 磁力显微镜 | 第34-36页 |
3 SmFeN和NdFeB的热稳定性 | 第36-45页 |
3.1 SmFeN和NdFeB的温度稳定性 | 第36-39页 |
3.2 SmFeN和NdFeB的时效稳定性 | 第39-40页 |
3.3 影响SmFeN热稳定性的因素 | 第40-43页 |
3.3.1 SmFeN和NdFeB矫顽力机制 | 第40-41页 |
3.3.2 SmFeN和NdFeB磁化反转过程 | 第41-42页 |
3.3.3 SmFeN和NdFeB的显微组织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 第二相对SmFeN矫顽力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45-57页 |
4.1 第二相对SmFeCoZr合金结构的影响 | 第45-48页 |
4.1.1 热处理对合金相结构的调整 | 第45-47页 |
4.1.2 第二相对SmFeN磁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 复合型SmFeCoZr合金微观结构 | 第48-52页 |
4.2.1 SmFeCoZr合金物相结构 | 第48-50页 |
4.2.2 SmFeCoZr合金显微组织 | 第50-52页 |
4.3 第二相对SmFeN磁体热稳定性影响 | 第52-53页 |
4.3.1 第二相对磁体温度稳定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4.3.2 第二相对磁体时效稳定性的影响 | 第53页 |
4.4 高钐含量SmFeN磁性能和热稳定性 | 第53-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5 Nb添加对SmFeN矫顽力和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57-71页 |
5.1 Nb添加对SmFeCoZr合金结构影响 | 第57-61页 |
5.1.1 Nb添加对合金相结构的影响 | 第57-60页 |
5.1.2 Nb添加对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60-61页 |
5.2 Nb添加SmFeN合金磁性能影响 | 第61-65页 |
5.2.1 Nb添加对SmFeN磁性能影响 | 第61-63页 |
5.2.2 Nb添加后SmFeN的矫顽力机制 | 第63-65页 |
5.3 Nb添加对SmFeN磁体热稳定性影响 | 第65-68页 |
5.3.1 Nb添加对磁体温度稳定性的影响 | 第65-66页 |
5.3.2 Nb添加对磁体时效稳定性的影响 | 第66-68页 |
5.4 SmFeCoZrNb系最佳热稳定性磁粉 | 第68-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